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小中見大─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Small World)

2024/01/21 05:30

文.攝影/記者董柏廷

早在COVID-19橫掃世界以前,關於去中心化以及區塊鏈的議題早已為人注意,人們紛紛反極權集中。直到疫情橫掃全球過後,人們對於網路的倚賴,導致與網路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產業鵲起暴漲。提倡「去中心化」的中心,是否也會成為另外一種中心?而那種中心集合在一起的樣子是更理想、或更混亂?或是宛如回到戰國時代,既是最亂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呢?去中心化的概念,是否將原本的大中心,碎化成多個小中心,而形成了各自的小世界,創造另一個圖景──「小世界」們,因為共同經驗,伏流般牽起了彼此的手。

「小世界」展覽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共58位台灣及國際藝術家、音樂人,透過個人生命經驗與美感知覺,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乍看經歷短暫迷茫,彷彿人們剛與疫情共存之際,世界重整的體內與體外感覺。展出的120多件作品,包括19件全新創作和委託製作,彼此之間隱約相連,但又無所企圖,卻挑動著習於仰賴權威型準則、或依傍關鍵字閱讀的觀覽神經。

當生存的規則產生突如其來的變化,人們如何從政治與歷史等不被注意的日常角落或私人情感出發,重新看待周遭的一切,並建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互動,正是「小世界」企望給出理解(疫後)世界的思路──抵達一個希望與不安並存的新世界。「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Small World)」展覽即日起至3月24日,於北美館展出。

第13屆台北雙年展策展團隊,周安曼(左起)、穆柏安、莉姆.夏迪德。(北美館提供)

觀展線索1:龐然紛雜卻相互共鳴

台灣獨立策展人周安曼觀察到此現象,認為觀賞的線索其實瀰漫在每一個經歷過疫情的個人之間,「若以『小、世、界』3字做為出發『點』,透過此展中不同藝術家所處的不同時空背景,在『展覽』的框架下,可以慢慢將抽象的概念填起來。疫情其實是人們共同經歷前所未聞的事件,而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語言的藝術家,帶著共同的經驗,在展覽相遇,便可以發現許多藝術家開始思考,過去的疫情帶給他們什麼樣的啟發或反省,再將這些過程與經驗串聯,不同國度的藝術家便靠作品產生對話與共鳴。」

◆印尼/阿迪亞.諾瓦立(Aditya Novali)《亞洲(虛構)房地產計畫》

以印尼缺少專為低收入戶建造的都市住宅為主題,利用房地產代銷建案模型的形式,呈現一座似乎可以無限疊加的社區大樓斷面。觀眾只要靠近,便能清楚看見樓層裡每一間公寓各有不同的物件,逐戶想像家庭生活中的甘苦與隱密。同時也經歷過疫情的我們,聯想起封城期間,人人都得待在家裡的景象,居住的空間成為重心,紛繁的小宇宙有著各自的掙扎與夢。

阿迪亞.諾瓦立《亞洲(虛構)房地產計畫》,使人聯想起封城期間,人人都得待在家裡的景象。走近《亞洲(虛構)房地產計畫》,觀眾能看見樓層裡每間公寓各有不同的生活物件。

◆香港/唐納天(Nadim Abbas)《漫遊微觀宇宙》

以沙堆模型與鋼板結構大型布局圖,不僅混淆人們日常對尺度的感受,以貼近的角度觀看,這些模型更像錯落在戰場上的碉堡,進行著毀滅與再生的循環。若從2樓俯視而下,便可以看到碉堡與碉堡又能連結成一幅宛如積體電路板的配置結構,暗合在疫情時代,AI爆發元年最需要的「晶片」在各國之間,水漲船高,其實也正是藝術家企圖暗指,在科技、商業、物流等領域流通的現代,當此些行為不惜代價追求成長與擴張,留下來的廢墟也將愈多。

唐納天《漫遊微觀宇宙》模型像錯落在戰場上的碉堡。站在2樓俯視《漫遊微觀宇宙》,碉堡與碉堡又連結成一幅宛如積體電路板的配置結構。

觀展線索2:台灣地域性想像

相較世界上的大型城市,此次展區台北儼然是小而精緻的都會。那麼對於台北,乃至台灣的觀眾能否從此展中找到共鳴與想像,「小世界」是否從亞洲的地域想像起手,同樣令人好奇。周安曼不諱言,台北/台灣是「小世界」的框架之一,「這是非常直接的連結,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小島,但我們策展時思考了很多宏大的問題。或者將小島視為一種比喻,隔離的旅館、室內等都可以以此為喻,若在更宏觀的宇宙視角感受世界,那麼它也會成為一個輕細的概念。我們帶進更多藝術家跟它的創作,是希望透過展覽感受到的不只是台灣,甚至可以拓展成為世界彼此間的共感。」

◆台灣/李俊陽《七彩迷魂妙靈儀》

「妙工」李俊陽在展場中打造出小型神壇,在迷幻的螢光隧道裡,掛滿配色大膽、描繪傳統民俗意象的繪畫,以及用鐵絲編成的大大小小面具等,不只展現他過去幾十年的創作軌跡,同時反映出台灣的常民信仰與習俗文化,更是藝術家面對全球政治動盪感到無能為力時的情緒出口,轉化人與人、人與物,乃至人與神性之間的溝通管道。

李俊陽《七彩迷魂妙靈儀》打造出小型神壇。《七彩迷魂妙靈儀》的螢光隧道裡,掛滿配色大膽、描繪傳統民俗意象的繪畫。

◆台灣/楊季涓《你的淚痕是我未來的眼淚》

長期探索人與地方、物件以及事件間的心理關係的楊季涓,透過雕塑、聲音裝置、不鏽鋼鍊條等形塑風鈴般的裝置,表達出細膩的心理感受,同時對置身的環境提出詰問。她融合個人經歷和記憶,試圖將微小生物的聯想和夢魘的恐懼轉化為實體的陶器雕塑,伴隨著這些小物件彼此碰撞時發出的聲響,彷彿彼此正在對話,反映人類面對焦慮及恐懼所歷經的內心掙扎,思考人類曾經面對過的磨難。

楊季涓《你的淚痕是我未來的眼淚》探索人與地方、物件以及事件間的心理關係。《你的淚痕是我未來的眼淚》透過雕塑、聲音裝置、不鏽鋼鍊條等形塑風鈴般的裝置,表達出細膩的心理感受。

◆台灣/許村旭「當我們同在一起」系列攝影

擁有多年紀實攝影經驗的許村旭,此次展出他在1986至1998年的攝影作品,捕捉台灣解嚴前後、開放報禁的10年間各個變幻莫測的時刻及關鍵事件,此期間台灣仍處於威權政體以及保守政黨統治,但潛藏在社會中的顛覆性能量已蠢蠢欲動。透過許村旭的鏡頭,看見當時台灣社會的騷動變化和民主進步的歷程,不僅可見到突兀和庸俗的微觀時刻,亦有歷史意義和重大轉型的宏觀視角,更體現出他對社會荒謬性的敏銳洞察。

透過許村旭的鏡頭能看見台灣解嚴前後潛藏在社會中蠢蠢欲動的顛覆性能量。許村旭「當我們同在一起」記錄1986至1998年間台灣社會共同經歷的各種關鍵時刻與事件,畫面左方是李登輝讓45年「萬年國會」步入歷史的前一刻。

觀展線索3: 新聲音與新語言

「小世界」將不同感受融合,除了視覺,更有聽覺,說明人類共同經歷過一場磨難後,待重整的疫後世界,所有人的感知變得極為敏銳。封城時,「聲音」最是變化的判別,身為作家與編輯的紐約策展人穆柏安(Brian Kuan Wood)在展中更著重聲音感,他認為音樂(或音響)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當世界經歷了休止符般的暫停狀態後,更促使他思考聲響之於人而言的重要性。「我試著思考音樂/聲響之於人如何表達自己之間的關聯性。」貝魯特當代藝術中心總監及策展人之一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補充說明,討論聲音其實討論的是「語言」,「回到疫情期間,許多人是獨自生活,因此我們3個人討論時,就想要找到除了視覺以外,讓我們能更有感觸的『語言』,因此我門把電影跟音樂因素融近來,透過不同的方式對觀眾說話。」

◆柏林/娜塔莎.薩德爾.哈吉安(Natascha Sadr Haghighian)《心.坎》

6組聲音雕塑置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庭花園,打造一座如同有著奇花異卉般聲響的奇幻空間,內容包括歌唱、對話與流行樂等,並加入藝術家洪子健模組化的電聲和成修補程式,且在展覽期間改變聲音的表現,刻畫出不同世代間的語言轉變與隔閡,再現不斷變化的社會關係、地緣政治以及瀕危語言及詞彙的死亡。

《心.坎》由6組聲音雕塑置於北美館中庭花園,打造出一座聲響的奇幻空間。(北美館提供)

◆洛杉磯/賈桂琳.きよみ.寇克(Jacqueline Kiyomi Gork)《不完全是(管他何種新音調)》

藝術家在偌大的黑暗展間,擺放環繞展場的大型塑料,並於角落架置由6個不同聲道構成的聲響裝置,當鼓風機將塑料吹飽膨脹時,觀眾能感受到風扇充氣語聲音裝置的共振,讓人的身體知覺與空間感化為一體。而又會在某個瞬間,充氣的結構,開始釋放空氣,被塑料牆圍困的觀眾,彷彿又找到一記穿過孤獨的聲音,畫破黑暗,向光而去。也像一個人曾在面對自己時,在吸氣與吐氣之間,體會到的悲傷和快樂、緊張與釋放的私密感受。

《不完全是(管他何種新音調)》在偌大的黑暗展間,擺放環繞展場的大型塑料,讓觀眾宛如置身迷宮。(北美館提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