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愛呀其實很簡單>一個改變 脫離母胎單身

2018/10/24 06:00

(圖/達志影像)

〔文/諮商心理師 瑪那熊〕「愛自己才能愛別人」、「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做自己,不要迎合別人」……,許多愛情書籍都會有這類「心靈雞湯」式的句子,運用優美溫柔的文字,撫慰我們在感情中遇到的挫折與傷口,蓄積能量、再戰情場。或許你將這些詞句當成座右銘,甚至寫在書桌前的小卡上不斷鼓勵自己,但隨著時間流逝卻發現:怎麼我還是單身,或總遇到爛桃花?

Alan的單身年資等於年齡,因此前來找我諮詢。他提到自己生活很簡單,幾乎是所謂兩點一線,只在公司與住家之間往來;放假也沒甚麼活動,就是房裡上網、打電動,也極少跟朋友聚會交際。難得同事幫忙介紹對象,或是參加福委會的聯誼活動,Alan總是不知該怎麼與對方互動。「感覺像是去當分母,」他說,「就算有交換Line,後續也沒發展。」

▼抗拒走出舒適圈 把做自己當逃避藉口

在瞭解Alan的狀況後,我整理了對他的觀察:生活圈過小、缺乏話題、不易互動、難以讓對方產生興趣。

「這四點互有關聯,層層影響。」我告訴Alan,「尤其是聊天話題,往往來自生活經驗,而豐富的生活經驗,又容易讓對方對你好奇。」當我準備進一步與Alan討論如何規劃時間、拓展生活時,Alan卻喊了暫停。「我覺得自己目前的生活不錯啊!」他認真地說,「一定要改變嗎?為甚麼不能『做自己』就好?」

我對Alan的反應並不陌生,不論擔任約會教練或心理師,不少當事人面對「改變」時,會展現出猶豫、抗拒的樣貌,甚至搬出「愛自己」、「做自己」的句子,希望維持現狀。我並不認為這是因為他們缺乏動力,事實上,很多人是真的希望能脫離單身、進入愛情。

然而,要離開原本習慣已久的舒適圈,已經很不容易,何況還得面對新的生活模式。「我真的能辦到嗎」、「會不會失敗」、「如果嘗試後仍然單身,不就代表我真的很糟糕」,這些都是人們面臨改變時,自然出現的顧慮與擔心,「愛自己」、「做自己」相較來說溫和輕鬆多了!但,我們很可能搞錯「做自己」的意涵,而陷入難以脫單的陷阱。

▼愛情挫敗不自省 難脫單都別人的錯

愛自己絕非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我很好、我很棒」,甚至認為單身都是環境因素(過去念男校/女校、工作場域異性少),或是they的錯(抱怨約會對象重視錢/外貌/眼光太高,所以才被拒絕)。

當我們在愛情遊戲中不斷遭受挫敗,就應該先反思自己到底缺乏了甚麼?需要哪些優勢來提升勝率?如果總用同一套模式、未曾改變的自己投入遊戲,卻希望有不同的結果、逆轉勝結局,這不是件很弔詭的事情嗎?持續使用有效策略叫「堅持」,不斷陷在無效方法則是「固執」。

▼打造未來更好的自己 秀出優點魅力大躍進

真正的愛自己,是從認識自己開始,了解個人優勢與劣勢。一方面思考如何擴大已有特質,並透過互動表現出來,讓約會對象「看見」;另一方面,透過調整與改變,來減少盲點的負面影響,甚至轉換為新的優點。如果你目前狀態不足以吸引別人,更要避免用「愛自己」成為停滯不前的藉口,浪費時間與緣分。

「愛自己」還包括接觸並處理內心深處,對於改變的害怕與焦慮,進一步重拾勇氣,讓我們踏上持續成長的旅程,且隨時抓取機會、不輕言放棄。同樣地,「做自己」並非「做好目前的自己」,而是「做未來更好的自己」。想要脫單?提升魅力、擴大生活與人際圈,才是有效吸引對方的良方!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