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一一重構:楊德昌」7/22盛大登場 楊德昌逾萬件電影文物公開
2001年,楊導接受《數位時代/Business Next》雜誌採訪,由陳炳勳攝影師拍下此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影視聽中心)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共同策辦的台灣電影導演楊德昌全球首次完整回顧展「一一重構:楊德昌」,將在7月22日至10月22日登場,將以影展與展覽同步於2館進行,呈現歷來最齊全的楊德昌電影創作系列以及特別主題放映,同時以沉浸式展覽引領觀眾走進楊德昌的電影世界,一同尋思其獨特的創作歷程。
「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影展主視覺。(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本計畫緣起於2019年,楊德昌導演遺孀彭鎧立女士與國家電影中心(現影視聽中心)洽談《獨立時代》與《麻將》的數位修復事宜,並寄逾萬件從未公開的珍貴楊德昌相關電影文物,當中完整保存楊導從中央電影公司,到自立門戶開設公司時期的電影筆記、作品企劃書、劇本、書信、製作文件及眾多影音資料等,銘刻著已故導演各個生命階段的特殊性與重要印記。影視聽中心歷經近三年相關文物的造冊、整飭、數位化及研究後,與北美館攜手合作,由彭鎧立女士擔任首席創意顧問,回顧展覽由王俊傑館長與電影學者孫松榮教授擔任策展人,影展則由影視聽中心策展人林木材策劃,共同向這位具有高度藝術成就的國際導演致敬。
「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影展,將在「理性的靈魂:再見楊德昌」單元重映大師經典。圖為《一一》劇照。(傳影互動提供)
楊德昌為1980年代標誌台灣獨特電影文化開端的「台灣新電影」中,最具代表性、且最為國際矚目與認識的電影導演之一。他身處現代性進程下的變動時代,關注都會生活情狀及經驗,對普世價值的探問與省思引人反響。
摘自《海灘的一天》分鏡腳本,配角阿財與小慧的對話;除了畫面內容,也註記了楊德昌所想要的運鏡方向、演員視線、光影呈現等。(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縱然作品題旨嚴肅,然表現手法大膽、慧黠且具理性思辯,以其豐沛的創作能量與自成一格的影像語言帶來創新電影實踐,作品獲獎無數:《恐怖份子》(1986)獲第2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獲第2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及第36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獨立時代》(1994)曾獲第31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麻將》(1996)獲第46屆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及第9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一一》(2000)則讓楊德昌一舉成為首位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臺灣影人。2007年他獲頒第44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與《一一》則名列英國電影協會(BFI)影史百大片單之中。
《獨立時代》人物關係漫畫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本次將透過首度曝光的重要文獻與影音檔案,於北美館立體呈現楊導之電影創作脈絡:如從劇本之各個修訂版本、人物關係圖等,得以一窺其創作理路及對角色刻劃之著力;而分鏡圖、場記表等文件,以及劇組側拍紀錄,讓我們得以揣摩其於電影拍攝現場的工作樣態。
楊德昌繪製自畫像作為其公司工作證,約於2001年。(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除了執導影視作品,楊德昌曾編導過多部劇場作品,本次將展出《如果》、《成長季節》、《九哥與老七:九七狂想》,以及與香港劇團「進念.二十面體」合作《實驗莎士比亞:李爾王》之劇本、相關手稿與文件、演出錄影等。此外,楊導於建中時期即繪製大量連環漫畫,於其事業晚期亦投身動畫製作,多部Flash動畫、未完成動畫長片《追風》及《小朋友》之手繪稿都將展出。
除了影迷回味再三的《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影展選片也收錄楊德昌創作初期的代表作,能看到資深影人們早期於大銀幕的精彩演出。圖為《海灘的一天》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楊德昌回顧影展放映場次表預計7月7日於影視聽中心網頁與社群媒體公布,相關套票優惠及限量贈品現正規劃中,7月12日於OPENTIX系統開放影視聽中心會員優先購票,7月14日全面開放販售。
影展選片包含由國家影視聽中心自主完成4K數位修復的楊德昌作品《獨立時代》,集結臺灣電影90年代一票優秀演員,展現 1990 年代都會男女所追求的理想和慾望。圖為《獨立時代》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展覽開幕的當周周末(7月22至23日)將於北美館舉辦論壇,邀集國際重量級影人與學者如法國《電影筆記》前主編、知名電影學者Jean-Michel Frodon、荷蘭EYE電影博物館展覽總監Jaap Guldemond、東京都攝影博物館策展人田坂博子、M+博物館香港電影及媒體外聘策展人李焯桃、香港資深影評人舒琪、紐約動態影像博物館(MOMI)策展事務副總監Barbara Miller等,與國內知名編劇、演員及導演等針對兩大主題「電影與美術館」、「楊德昌的電影世界」展開討論。論壇共計兩場專題演講、四場座談,詳情請見:https://www.tfam.museum/yiyiey,預計於7月10日早上10點開放報名,最新消息詳詢影視聽中心及北美館之官網與社群平台。
劇本概念從真實的社會事件出發,影展「理性的靈魂:再見楊德昌」單元所放映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楊德昌導演對於 1960 年代台灣社會的刻畫,也帶入他個人的成長經歷。圖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照。(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回顧影展「特別放映」單元,更延伸選映由是枝裕和(Hirokazu Koreeda)所拍攝,以楊導與侯孝賢為主角的紀錄片《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與楊德昌》,記錄楊德昌導演生前的珍貴畫面。圖為劇照。(TV Man Union, Inc.提供)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