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戀愛診療室〉潔癖情人的控制慾

2016/06/29 06:00

(圖/六十一)

文/諮商心理師 黃之盈

L太太是個典型的潔癖狂,「你摸完鞋子又吃東西,是不用洗手喔?」L先生下班後,正躡手躡腳地提著鞋子進來,又伸手抓桌上的東西吃,太太出口這樣說。L先生一愣,趕緊移動到可以站立的安全位置,殊不知太太的怒吼已經追殺過來:「我已經噴清潔劑了,你可以不要再把地板弄髒嗎?打掃家裡很辛苦耶!」他能預期太太後面的反應,這些叨唸在他洗手前絕不會罷休,於是,他將鞋子放好,趕快去廁所擠幾滴洗手乳認真洗手,等太太進廚房後,再找東西吃,但是……「地板才剛擦好你就踩過去,你沒看到那邊還濕濕的嗎?你是存心要氣死我嗎?」

兒時焦慮無處釋放 複製母親的潔癖習性

一回家就遭受突如其來地連環珠砲式的責難,讓L先生手足無措地像個受罰的小孩。L太太一邊叨唸著,手上的灑掃工作卻沒有停,盯著先生站過的地方猛擦,瞧不見先生不知所措的臉。

L太太有個一樣潔癖的母親,她們從各種消毒中,獲得某種控制感。但L太太忘記了,母親是因為父親外遇,但她堅持不離婚,連找個能講話的伴都沒有,獨力養大兩個孩子。媽媽在外沒有朋友,唯一的話題就是跟他們兄妹講爸爸的不是,因為家醜不外揚,所以也要他們保持這個秘密,不要跟別人講。但孩童時期卻要隱藏一個巨大的秘密和假裝甜蜜家庭的表象,這些都讓L太太的焦慮無處釋放,一直擔心先生走上父親的路,卻又沒有著力點要求先生,只好轉移注意力到無窮盡的灑掃工作,而沒注意到身旁從未對不起過她的L先生的心情!

對關係的不安全感 轉化成控制慾

在伴侶關係中,我們常拿過去的石頭砸自己的腳,然後跟自己說,我絕對不會再這麼蠢,其實有時候,我們都忘記了,石頭已經停留在過去,我們卻因此而不敢再相信這個世界,結果反倒是自討苦吃。

對L太太來說,她想控制處處乾淨,卻無法清除心裡面對關係的疑慮。

當她一想著:「如果你也能乾淨一點就好了!」「你沒看見我很努力嗎?」「你知不知道我為了這個家付出多少?」心裡面就更累了!那種控訴是——「不是氣地板被你弄髒,我心裡怕的是『你不乾淨』(跟過去父親外遇的傷痛有關)」、「我多努力都會失敗」、「我的付出不會被看見」……,而這些結論,都跟個人的不安全感有關。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這些焦慮是跟自己過去的經驗有關,或是擔心跟先生的關係會重複過去的傷痛,就容易轉化成控制另一半的人、事、物而不可自拔:

一、控制人:常自以為給別人好的建議和見解,如果對方不喜歡或者表露出疑惑,就會嘗試去說服甚至否定別人的說法,導致後來不但不尊重別人,也不尊重自己。

二、控制事:有些人選擇將重心轉移到某件事情上,像是工作、辦活動、沉溺在加班中,然後說服自己我是在拚經濟,像是跟工作結了婚一般。

三、控制物:像是L太太的例子即為控制物,當一般人很難溝通,或者人事的問題太難解、太複雜,有些人就會選擇控制物,來做為抒發。

增加自信克服焦慮 才能超脫過去的傷痛

像L太太這樣待在焦慮環境長大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大有人在。對他們而言,控制背後的「害怕真的失控」更讓他們焦躁,這種隨時擔心卻無法阻斷的感覺,似乎握住很多,卻瞬間甚麼也握不住的恐懼,讓他們更加害怕,當他們不斷檢查「哪裡不夠乾淨」、「還有甚麼是我不知道的」這些因為背負父母過去的傷痛,太害怕重蹈覆轍而導致的現在的傷,我們要超脫過去父母關係的傷,就必須對現在活著的自己有點信心,以及相信自己有新的可能,保持覺知才可能超脫過去的束縛,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