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關說換老師 這樣好嗎?

2016/07/12 06:00

圖/黃鼻子

文/周素珍

圖/黃鼻子

「阿妹暑假後升上三年級會換新老師,聽說王老師比較不兇,我想請人關說阿妹到那一班,你覺得好不好?」同學會時,小瑜一看到我,馬上來個大哉問。

關說?當然不好,正要搬出全套教育理念「訓示」,小瑜的理由扭轉我對「選老師」的先入為主:「我家阿妹個性膽小,遇到嚴格老師就畏縮、排拒學習。幼稚園時就吃過老師要求嚴格的苦頭,她嚇到不敢上學。幸好上小學,班上李老師是個好媽媽型的老師,阿妹才不再畏懼上學。」小瑜苦嘆作結:「所以不選,行嗎?」但,選,行嗎?

鄰居王媽媽的孩子是個中度情障生,低年級時,常鬧得班上雞飛狗跳,王媽媽經常到學校處理已成家常便飯,升上三年級時,我建議他試著跟學校商量,選擇一位耐心十足,對情障生狀況處理很有一套的同仁來接班。果然這孩子在他班上兩年,雖偶見情緒失控,但比起一、二年級的無理取鬧狀況頻傳,已明顯改善許多,如今升上高年級,自制力變佳,狀況幾不復見。所以,該不該選老師?

林老師班上一個孩子才念了一個月就轉學,好奇詢問,林老師無奈地說:「當初孩子的媽媽可能沒探聽清楚,千方百計關說到我班上,卻嫌我教學嚴格,怪我作業出太多,說孩子愈來愈沒自信,都是因為我沒讓他發揮,這罪名我怎承擔得起?幾經溝通無效,最後決定將孩子轉到教學較開放的學校。」他作結:「現在的父母要『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真難拿捏分寸。」

如何選老師?個人以為,父母的心態才是關鍵。

〈家長心態〉換老師 所為何來

是崇拜名師?

每當換新老師之際,有些父母往往會打探子女未來老師的風評,但名師的麾下必出高徒?名師的名氣真能為學習加乘?我相信在教育的現場,每位老師都是專業,都希望將孩子帶往學習成長的正途,而教學場域的精采與多元就在老師各有所長,也各有一套教學模式運作。

名師應是教法及帶法得到較多數學生及家長認同,值得其他老師在教法上做參考,但名師一定出高徒?一位公認的名師就曾經對關說的家長說:「孩子送到我班上並非是高中第一志願保證班,不努力,神仙也枉然。」老師的影響力只有一時,也僅止於輔助孩子,努力絕對是學習的關鍵,而你的關懷鷹架才是孩子學習的助力。

選擇名師,我認為充其量是選個「安心」,但並非親職的全盤依賴或將教育權交出,與其崇尚名師光環,不如多用點心關懷孩子,塑造一個健全完整的學習氛圍,相信自己,家長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名師呀!

是滿足虛榮?

關說常與背景及權力緊扣,為人父母的你如果只為了彰顯自己的影響力,炫耀豐厚的人脈,那真與教育精神背道而馳,也真真不可取。

子女教育議題千萬不可淪為身分地位的裝飾品。住家附近幼稚園的園長,為了顯現自己的見地,更為了凸顯自己的經濟實力及熟悉台灣教育運作,千方百計將孩子擠進明星私校的明星班,卻漠視孩子的性向及學習能力,換來的除了接送的舟車勞頓,孩子在這個「挑」過的班級裡,因學業落後,對學習全然喪失自信,最後逼不得已,在小四轉回鄰近公立學校。為了父母虛榮作祟而付出的學習代價,真是得不償失呀!

是寵溺子女?

有些家長特意避開嚴格老師,作業太多,不行!管太多,不行!甚至要求老師順著孩子,這真的是為孩子著想嗎?

敝校前陣子就有一位家長,因老師安排孩子掃廁所而執意要換老師,經過幾番溝通協調無效,老師最後只能選擇妥協。家長爭贏了什麼?孩子在這過程中學到了什麼?這真的為孩子好嗎?

〈家長做法〉多參與班級活動 才更實際

關說是學校與家長間不能說的祕密,也常是家長自認為關心子女教育,為子女教育把關的方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能收監督學校及督促老師專業教學的效果,但費盡心力走這旁門左道,究竟能為孩子的學習成長助益多少?

如果擴大思維,你可不只為孩子選老師,而是為孩子班上數十名孩子做選擇,這位老師的特質適合你的孩子,也適合全班的孩子嗎?孩子的學習成效可不只掌握在老師手上,同儕及班級學習氣氛才是關鍵。

與其背負如此大責,父母做好身教、言教,多陪伴子女的學習歷程,並試著理解每個老師做法,暢通親師溝通管道,撥冗參與子女的班級活動,我想,這才是比選老師更實際且重要的做法。

(作者為國小教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