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異同OPEN講〉不想偽裝 走出密櫃

2016/08/08 06:00

文/蔣明白

八月份最受全球關注的重大事件,應該就是在巴西舉辦的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了;根據專業體育網站統計,今年奧運至少會有35位公開出櫃的同志參與競技。

35位同志參加奧運,其實並不能算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但是,如果以體育明星在社會上享有的光環衡量,就知道「出櫃」對他們而言,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了。

事實上,在歷屆奧運中還出現過更多優秀的同志運動員,像是美國的「跳水金童」格雷格‧盧根尼斯、加拿大的「游泳王子」杜斯貝利,以及曾經拿下5面奧運金牌而贏得「魚雷」封號的澳洲泳將伊恩‧索普,其實就都是「無法出櫃」的同志,因為就像伊恩‧索普在2014年接受電視媒體的出櫃專訪時,流著眼淚所說:「我擔心同性戀不符合『冠軍』形象才一直說謊,我更不知道澳洲是否希望他們的奧運冠軍是同志。」

奧運金牌是體育選手夢寐以求的無上殊榮,更代表他們即將可以因著演講、出書或廣告代言等活動,而開始享有名利雙收的人生,那麼,他們為什麼還要傻傻地「出櫃」呢?

加拿大「游泳王子」杜斯貝利給了我們他的答案,他說,名利並沒有給他帶來歡樂,因為他要隱藏他的性取向,活在虛偽之中,這讓他痛苦莫名;最後,他忍無可忍,終於決定向傳媒公開自己的同志身分。

一直有讀友問我:「出櫃到底有什麼好處?」對我而言,出櫃並不是有沒有任何好處的問題,而是我完全無法想像,一個人怎麼可能長期生活在「偽裝」中,因為,就算同志能漸漸適應「密櫃」中的生活,但是,我們的思想或價值觀,難道不會也因此而扭曲嗎?

(同性戀有哪些難言之隱?異性戀父母又該如何試著理解同志子女?透過gayproudly@hotmail.com此一平台,歡迎異性戀和同性戀,一同公開講明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