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婚姻幸福學〉毒舌酸諷 婚姻告急

2016/08/28 06:00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婚姻貴在情感支持和歸屬感,而不只是想有個人作伴,我們更渴望與生命伴侶深入交流和互動、坦露最真實的一面。麻煩的是,一旦太靠近,無偽裝地表達所思所感,磨擦或意見不合就愈來愈頻繁,常為關係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沮喪,久而久之便可能陷入婚姻危機。

冷嘲熱諷 讓關係好受傷

美國婚姻專家John Gottman說:「可以白頭偕老的夫妻,關鍵不在於兩人是否契合,而是如何處理彼此的差異和不契合。」我也非常認同不是所有的爭吵都會破壞關係,衝突本身並不可怕,但要讓衝突變成良性互動,甚至更增進瞭解和親密,的確沒那麼容易。

有些人認為,只要不要惡言相向,一方鬧脾氣不要理會就沒事,其實冷戰、漠不關心或冷嘲熱諷更會對關係造成難以修復的傷損。舉個例子來說,明豐和瑋如兩人大吵的次數很少,可是每次吵架時,明豐常會說出很傷瑋如自尊、貶低她的話語,比如嘲笑她的臉太圓、動作慢或工作不怎麼樣,心情不好時也常拿瑋如當出氣筒。那些酸人傷人的話或輕蔑的表情,時不時在瑋如腦中重演,情緒變得極不穩定、常常失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幾乎快得憂鬱症,明豐卻始終認為是她自己情緒太敏感。

三不政策 降低衝突殺傷力

如何才能避免直接指責、批評、威脅,或太過據理力爭、得理不饒人,而導致不斷重覆的傷之舞呢?不是所有的歧異都無法解決或一定會造成危機,欲使衝突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意見不合時最好再多留意以下三個部分:

〈原則1 不要語中帶刺、嘲諷對方〉

口是傷人斧,舌是割心刀。不少人夫人妻委屈地告訴我,溝通時並沒有語帶指責或質疑,但只要稍微說到對方不想聽的,就可能引來一陣酸言諷語,甚至涉及人身攻擊。看似好像是一種防衛,卻常令另一半非常受傷。一個人的溝通表達方式深受父母關係和親子關係影響,伶牙俐齒或嘴賤,或許是過去的家庭經驗長期內化後的「壞習慣」(當然也可能自己就是受害者),如果本身是嘴利嘴賤的一方,可多練習覺察留意快抓狂時的情緒和用字遣詞,適度調節和修正,避免因逞一時口舌之快而砍傷、割傷婚姻。

〈原則2 不要擺出臭臉、苦瓜臉〉

除了直接的批評或拐彎抹角的酸諷,對方的表情和語氣也可能是心理地雷的引爆器。婚姻專家們說,最傷害關係的三種表情是:「鄙夷」、「悲傷」和「憤怒」。怒氣沖天、吹鬍子瞪眼的樣子雖然嚇人,許多人更難忍受婚姻互動中「輕蔑不屑的眼神」,一樣容易深深刺傷另一半。此外,總是一副悲情、受害的苦瓜臉,或時不時擺張「少來惹我」的臭臉,也會毒害關係。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喜歡當英雄、保護弱女子,林黛玉型的病態美已退流行,雙方各有壓力煩惱,即使大家常把「共患難」掛在嘴邊,卻不表示另一半就該承受過於頻繁的情緒低落或愛抱怨。較容易憂慮沮喪的一方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勿輕忽過多的抱怨與負能量對婚姻的殺傷力。

〈原則3 不要沉默以對、漠視爭吵〉

夫妻吵架,經常都是妻子的聲音較大,但丈夫的冷言還擊或以沉默冷處理回應另一半,卻是另一種非語言的指責和抗爭。也許有「我不跟你吵」和迴避衝突的動機,卻忽略了沉默和面無表情所表達的訊息,其實比直接的言語更複雜,更可能激怒對方一路追打或情緒失控。密西根大學一個婚姻研究發現:當夫妻中的一方以建設性的爭吵處理衝突,另一方卻以不予理會的方式回應,很容易傷害婚姻關係且增加離婚風險。冷戰和漠視的殺傷力不容小覷,若雙方都築起了很高的心牆,再要重新恢復連結就變得很困難。

漠視嘲諷 更容易造成災情

綜合以上三點,無論嘲諷、不屑、臭臉或漠視,都是一種變相的指責和傷害,都可能造成另一半的精神壓迫,甚至比激烈的言語衝突更具破壞性,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累積許多負面經驗。

如何降低負面衝突後的災情?John Gottman認為伴侶雙方處理衝突時,所採用的正向及負向行為的比例最好是1:5。也就是說出一句鄙夷或貶損伴侶的負面話語,需要靠五句讚美、肯定的話語去修復和彌補。如果對方不願或無法以大量的修復式語言補償吵架造成的傷害,那些吵架的受傷記憶會不斷將我們推向幽暗的密室,最好的方式就是啟動自身的療癒力量,試著將注意力從痛苦移開,多留意現實生活裡的小確幸,避免讓沮喪喚醒更多悲傷的記憶進入意識。

先轉向宣洩怒氣 再來溝通問題

如果自己是容易出口傷人的那個人,當真的很生氣、感覺胸口不舒服或很想發火時,可以先到房間打打枕頭或把煩怒寫在日記裡,或找個密友傾訴,適度宣洩負面情緒,趁「毒舌怪獸」還小,適時馴服牠、別讓牠亂咬。一旦情緒穩定了,心境調整了,溝通品質通常都會好轉。或許問題暫時還無法解決,至少,不會因為「口不擇言」或「情緒失控」而擴大問題,將關係推向絕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