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人生小景 寂寞之書

2016/10/15 06:00

張玉芸

打開臉書,電腦螢幕跳出來一則三年前的照片貼文,自從臉書出現這種「歷史上的今天」之後,總是讓我頻頻回首,感嘆時光匆匆。歲月的單位雖然仍然以年計算,經由臉書的提醒,又有照片為佐證,速度顯然加速許多,讓人印象鮮明,心驚膽戰。

今天我心血來潮瀏覽三年以前按讚的朋友名單。這些名單中,有些朋友現在仍然定時來訪閱讀,宛如熟悉老友,有些人彼時經常出現按讚,現在已經好久不見。突然看見一個好久不見的名字,喚起回憶。他是一位年邁老人,我剛加入臉書的時候,他就在我的朋友名單中。他是一位基督教團契中從未謀面的長輩,因為是在團契裡,又是長輩,內心存有尊敬,當然也是友善。

加入臉書之初,我總是友善。好像初生之犢,尚且不知臉書世界的險惡。再者當時加入的朋友都是熟人或者朋友的朋友,所以理所當然的信任。漸漸發現,可能是很多西方男士對於亞洲女性的好奇以及錯誤偏見,他們總是坦白與直接。

我後來竟然收到幾次這位老人傳來表達情意的訊息,而我也直接告知我的驚訝,同時請他停止這般的言語。他從此不來按讚,當然也不再傳來擾人的訊息,所以我也沒有將他封鎖。只是彼此形同陌路,不過原本也就只是陌生人而已。

當時的他,經歷過幾次小中風,復健中,但是身體健康逐漸走下坡。我其實很同情他,從他傳來的訊息裡,讓我解讀了他的寂寞,也更多認識人性的軟弱。不管年紀多大 (他或許已經接近九十歲) ,不管他有多麼堅定的信仰 (他是眾人心中的信仰領袖) ,不管是否有多年陪伴他的妻子 (他的妻子總是在旁照顧他),不管兒女是否有事業有成 (他的子女皆有專業),但是,他還是寂寞的。

上一次看見他的訊息,也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無意間得知他正經歷一次嚴重的中風,身體行動不便之外,視力也受損,已經無法使用臉書,這則訊息來自他家人的轉貼與公告。

總之,這人在我的記憶中消失許久,今日因為這一則回顧,讓我再度看到這位老人的名字,轉而進入其臉書,因而得知他已經過世。當然這也是經由他人轉貼的訊息而得知,也就是關於他喪禮的訊息。

現在,老人已經安息在上帝的懷裡,一切榮與枯,歡樂與寂寞,如煙如灰消散。在他人生的尾聲裡,我們曾經在雲端上短暫的相遇,他露骨而大膽的對我這樣的一個陌生人表白情感,現在想起來,也算是一種天真。

臉書是一本寂寞之書,由眾人寫成。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