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養生教室〉人嘸爽快 喝碗湯吧

2016/11/30 06:00

南瓜必勝湯

文/陳峙嘉 食譜示範/彭安安

十全菜頭湯

一年四季依不同季節煮適合的湯品,可以透過喝湯養生。

當歸生薑羊肉湯

進行湯療時,要注意5個重點:

紫蘇蛤蜊袪寒湯

1.依需求適量飲用,過與不及都不好

香蒜鮮雞湯

症狀較緊急且需立即改善的症狀,建議一天喝1∼2碗,如果已連續喝超過一週以上,症狀仍未有明顯改善時,建議直接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如果是一般性的症狀,沒有造成身體太大的不舒服,可以一週喝2∼3次,也就是約2∼3天喝一次。

陳峙嘉

如果症狀都解除,代表身體已經回到平衡點,就不需要喝了。我並不建議大家持有「多喝多保養」的觀念,身體既然已經平衡,喝過頭反而會產生其他症狀。

2.各湯品效果不同,必須注意飲用時間

有些湯裡會加入像是黃耆、人參等補氣藥材,會使精神變好,因此建議早上或中午喝,不建議晚上飲用,避免影響睡眠。若湯品的作用是鎮定安神、緩和情緒,則建議在晚上喝,若一定要在白天飲用,記得喝完後不要開車,或從事精密、有危險性的工作,避免因精神不濟,影響生活。

3.食材可替換,但建議先諮詢醫師再調整

不好入喉的藥材可放入中藥紗布袋,再進行烹煮。若食譜中出現不敢吃的食材,可以依該食材的效用,替換成類似的其他食材。但要注意一點,若想替換的食材是湯品中的主食材,如退火湯中的冬瓜、排水湯中的玉米鬚,或補血湯中的紅鳳菜等,建議先諮詢專業中醫師,再進行替換,避免影響效用。

4.同時服用湯汁及藥材,才能達到療效

每道湯品都包括藥材的藥效及食材的營養,建議食材吃完後,湯也一定要喝完,才能達到緩解效果。食材的功效不一定都能溶入湯中,因此同時服用湯及食材,效果最好。

5.喝湯速度要慢,切勿快速飲用

有些人提倡飯前喝湯,但我個人的習慣是飯後喝湯,主餐大約吃七分飽,最後喝湯時慢慢喝,衡量一下自己的飽足狀態。若喝太快,在飽足中樞還來不及反應時,可能就已喝下過多的湯,待身體出現反應後,就已呈現過飽狀態,身體反而容易不舒服。

〈達人小檔案〉陳峙嘉

雅丰唯心中醫診所院長。是國內少數同時具有中醫師及藥師雙執照的中醫師。

從小就愛喝湯,深信透過飲食也能達到預防及保健目的,因此身體力行,每當自己有點小狀況時,便會飲用適合的對症湯品,緩解症狀。由於湯品兼顧美味及營養,每每提供給患者飲用時,總收到許多回饋。最新著作《日日湯療:中醫師的39道對症家常湯》即將上市。

當歸生薑羊肉湯

一般女性體質多偏虛、寒,而大部分的月經失調,多是由虛寒體質引起。當歸生薑羊肉湯是一道常見的溫補藥膳,體質虛寒的人可用來溫補因體質冷所引起的肚子痛、月經延後、月經不調、不易懷孕、貧血、水腫等問題。月經來時,肚子痛較嚴重者,生薑可多加些;氣血不足的人,則可多放些當歸。

食材:生薑30公克、羊肉300公克、麻油少許

藥材:當歸15公克、枸杞10公克、紅棗4粒

做法:

1.生薑切片;羊肉帶皮切塊,備用。

2.將麻油倒入鍋中,加入薑片拌炒,直到薑片表面略焦。

3.加入羊肉塊繼續拌炒,直到羊肉表面略熟。

4.將水加入鍋中,再放入當歸、枸杞、紅棗。

5.先以大火煮滾,再關小火繼續煮至熟透。

6.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喝法:一週喝2∼3次,不限時段。

注意事項:火氣大、容易口乾舌燥的人,及手術前後的患者,不宜飲用。

南瓜必勝湯

中醫認為頭部是「清竅」之所在,人體的清陽之氣都會上到頭部,大腦要清楚,首先氣就要足。大腦若長期處於緊繃狀態,會導致腦血管的緊張度增加,腦部血流供應不足,產生頭暈、頭痛等現象,若再加上一直坐著,肌肉長期緊繃,會形成氣滯血瘀。

除了多喝這道湯品外,建議每用腦1小時即休息10分鐘,並搭配走路運動,找回活腦力。

食材:蔥2根、紅蘿蔔50公克、南瓜50公克

藥材:菟絲子15公克、益智仁15公克、核桃仁20公克

做法:

1.菟絲子、益智仁放入中藥包;蔥切去綠色部分,白色部分切段;紅蘿蔔切丁;南瓜帶皮切塊;核桃仁洗淨,備用。

2.將1.的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水。

3.先以大火將水煮滾後,再關小火繼續煮約半小時,至紅蘿蔔、南瓜軟爛。

4.最後加入鹽巴調味,即可食用。

喝法:一週喝2∼3次,不限時段。

注意事項:容易口乾舌燥、火氣大的人少喝。

紫蘇蛤蜊袪寒湯

很多人分不清楚鼻過敏跟感冒,前者通常會在特定條件下發生,例如剛起床、溫差大、吹風或是到某些特定地點時就會發作;後者通常症狀會改變,可能會流鼻水,接著喉嚨痛、咳嗽、頭痛、怕風等感冒徵兆。

本湯品主治風寒性感冒,這類患者容易咳嗽且痰多,只要多流汗就能緩解。

食材:生薑20公克、蛤蜊20個

藥材:桂枝10公克、紫蘇葉10公克

做法:

1.桂枝、紫蘇葉放入中藥包;生薑切絲;蛤蜊用鹽水浸泡,充分吐砂後洗淨,備用。

2.將1.的中藥包放入鍋中,加水後以大火煮沸,再關小火繼續煮約10分鐘。

3.放入蛤蜊與薑絲,轉大火煮沸約5分鐘,直到蛤蜊全部打開為止。

4.加入鹽巴調味即可。

喝法:一天喝1∼2次,不限時段。

注意事項:食用本湯之後,應該會微微流汗,如果沒有流汗,建議可以多加件衣服,讓身體出汗。

流汗後要多補充水分,注意不要吹到風,以免加重風寒。

十全菜頭湯

五臟六腑經過一年的勞累,到了冬天就應該好好修養、修復,讓身體的氣能收藏於內,所以自立冬起,調養的重點在於「補腎溫陽」。

十全菜頭湯能溫補身體的氣血陰陽;麻油爆薑可增加溫補效果;再配上白蘿蔔的涼性,同時補氣又行氣,溫補而不燥熱。

食材:雞腳2隻、白蘿蔔200公克、紅蘿蔔50公克、玉米2條、黃豆芽50公克、老薑20公克、麻油100cc

藥材:十全藥材1帖

做法:

1.十全藥材放入中藥包;薑切片;白蘿蔔、紅蘿蔔切塊;玉米切段,備用。

2.鍋中倒入麻油,油熱後放入薑爆出味道。

3.在鍋中加水,將1.的所有材料及黃豆芽、雞腳放入鍋中。

4.大火煮滾後,關小火繼續煮至食材變軟熟透為止。

5.加入鹽巴調味,即可食用。

喝法:一週喝2∼3次,白天喝。

注意事項:常口乾舌燥、嘴破、火氣大的人少喝。

香蒜鮮雞湯

脾為後天之本,屬土、喜燥惡濕,因此在換季時必須好好地補脾、排濕氣,才能讓脾氣正常運作,使營養吸收、廢物排除及氣血運行能更正常,幫助身體有足夠的能力來應付氣候的轉換,迎接下一個季節的來臨。本湯品最適合在換季時喝,達到補脾、排濕氣的效果。

食材:蒜頭20粒、蔥2根、山藥100公克、雞肉200公克

藥材:黨參、枸杞各10公克、紅棗4粒、薏仁30公克

做法:

1.黨參、枸杞放入中藥包;紅棗在皮上畫一刀;薏仁泡水或買熟薏仁;蒜頭去膜切半;蔥切掉綠色部分,留下蔥白後切段;山藥、雞肉切塊,備用。

2.將油倒入鍋中,加入蒜頭炒香,再加入水及所有材料。

3.先以大火煮滾,再關小火繼續煮,直到山藥與雞肉軟爛好入口為止。

4.加入鹽巴調味,即可食用。

喝法:一週喝2∼3次,白天喝。

注意事項:容易便秘者不宜多喝。

(圖片提供/采實文化)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