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異同OPEN講〉挺同或反同 異同公開講

2016/12/12 06:00

同志婚姻立法,只是想爭取同性戀與異性戀享有平等的待遇。(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文/蔣明白

終於看到和同志相關的議題,能受到社會的重視與廣泛討論了,因為,只有當長期處於隱性狀態的反同及挺同人士,都願意站出來公開對話,才能讓大眾明白,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他們的訴求到底是什麼?甚至,挺同和反同的兩方,也必須各自提出合理的論述,來爭取中立人士的支持。

最明顯的就是,以往那些對同志其實是懷有恐懼、排斥或偏見心態的人,就知道在人權和法律之前,他們已經不能再用宗教或道德這種空泛的理由,來反對同志婚姻的合法性了,於是,他們就聰明地另立名目,推出「目前時機還不夠成熟」這類只想拖延的說帖。

像是一位陳姓的資深媒體人,就在公聽會上表達反同志婚的理由:第一,不管是從科學或醫學的角度,至今連同志是先天還是後天形成的,都還沒有定論;第二,目前社會也還缺乏足夠的、對同性戀認真研究的論文,所以現在還不是討論同志婚姻立法的成熟時機。

讓人不解的是,無論是先天或後天,對同性戀身分有差嗎?還是根深柢固的恐同心理,依然認定「同性戀」是應該被醫治或改變的嗎?其次,異性戀以往「不想浪費時間」去閱讀和同志相關的論述,其實是相當正常的反應,但卻不能因為他們的缺乏涉獵,就認定關於同性戀的論文,仍然不夠豐富或嚴謹。

因此,面對贊成與反對,幾乎呈現五五波的調查數據,同志只能再一次地強調,我們所謂的同志婚姻立法,只是在爭取同性戀與異性戀享有平等的待遇,而不是要反同人士改變心態,勉強自己去喜歡同志。

(同性戀有哪些難言之隱?異性戀父母又該如何試著理解同志子女?透過gayproudly@hotmail.com此一平台,歡迎異性戀和同性戀,一同公開講明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