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一個人吃飯 很享受(上)

2016/12/18 06:00

圖/黃鼻子

來稿相當踴躍喔,這次我們分成上下兩次,不管一個人吃飯是出於自願或被迫,總之都要好好吃飯喔……

圖/黃鼻子

〈機會難得〉媽媽解禁日 與自己約會

文/云官(新北市)

記得學生時期最怕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吃飯代表沒朋友、被排擠,午餐時間總有固定「飯友」;若偶爾落單,一個人在座位上,旁邊圍著聊天、打鬧、充滿歡樂的同學,總是要抗拒內心的不安、羞愧,堅忍地默默吃著午餐,盼著午休時間到來,趕快結束這一切。

成為職業婦女之後,一個人吃飯成為一種奢侈,沒日沒夜地被工作、家庭糾纏著,總是在奔跑中度日,飯也不曾好好吃過,若偶有一天突然有了空檔,這時就是大快朵頤的最佳時機,鹽酥雞、珍珠奶茶、速食、泡麵等等被我列為「違禁品」的食物,便成了我的必買佳肴。回到家,放個片子,慵懶地賴在沙發上,桌上擺滿了罪惡美食,真是人間一大享受。

也許片子太長看不完,也許食物太多吃不完,但光是那種感覺,便足以教人銷魂。一個人吃飯,是自己與自己的約會,是放縱自己、擺脫現實的美好時光。

〈遨遊食海〉吃飯看臉色 不如獨食樂

文/謝金燕(嘉義縣)

對於從小胖到幾乎看不見自己鞋子的我而言,與眾人吃飯是件難熬的事。

當你怕吃太多,小心翼翼控制食量時,大家會虛情假意:「未免食量太小了,吃多一點嘛!」當你不客氣,只不過發揮平時功力正常飲食時,大家又深怕一艘「航空母艦」掃進太多食物。對一個胖子而言,與眾人享受美食是多麼困難的事啊!

就學時期,一到吃飯時間,媽媽總會千叮嚀萬交代:「還有人沒有吃。」小小的一句話傷透我的心,擺明要我少吃。離家就業後,像這二十青春年紀更怕與同事外食,若食量勝過男同事,隔天一定上大家聊天的「頭版」,所以一起外食,就只好跟著女同事點相同的餐點,常會餓得發昏。

一個人吃飯使我恢復「自由身」,無論餐點份量、飲食速度隨我控制,不需看人臉色。雖然一個人吃飯有點孤單,目前單身的我,也想找個伴一起吃飯,什麼身高、體重、職業完全不在意,唯一條件是接受食量隨我「任性」,可以與我一起遨遊「食」海的人。

〈喘氣時刻〉脫離公婆壓力 單獨吃飯真樂

文/齊天樂(台北市)

結婚前一個人吃飯感覺特別孤單,少了陪伴,似乎都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婚後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適應新的生活讓我苦不堪言,因為公婆屬於極傳統的上一代,認為晚輩事必躬親是應該的。張羅三餐,餐餐都使我戰戰兢兢,除了必須不斷揣測老人家的味口,每每忙得滿頭大汗,累得幾乎沒有食慾,還要聽到他們以「嫌惡」表示「滿意」,以「教訓」表示「認同」,真的讓人很想翻桌。

也許有人會說為何不直接問他們喜歡吃什麼呢?事情若有這麼好辦就好了,婆婆曾經回斥「這種事還要問我」、「我怎麼知道」等情緒性語言,雖然我明白吃什麼是很多人每天都會煩惱的事,但那樣氣急敗壞的氛圍,令我非常挫折又灰心。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大家有事各自忙碌,我一個人到外頭隨意點一碗麵線和一碟小菜,老闆娘親切地問候,我的心情如釋重負,分不清楚是委屈還是感動地快流下眼淚。自此之後,每當回到被使喚的日子,不禁讓我大嘆:一個人吃飯真好!

〈專心眼前〉一餐桌一宇宙 自在就好

文/美少女歐巴桑(台北市)

「妳不幫我喝湯嗎?我一個人真的喝不完!」

併桌吃飯的中年男子,熱情地邀請共喝一碗湯,讓我差點噎到,揮手婉謝他的好意,火速吃完炒麵,結帳走人。

已經數不清第幾個年頭,不管在台北或國外,總是一個人吃飯,在城市的角落,和無數陌生人共桌。

坦白說,最喜歡各自默默吃飯的自在,專心與眼前的食物對話,有時對面或鄰座旁若無人地交談,身心靈便無法逃脫進入奇妙的場域;像是上週吃素食定食時,對面的兩位阿姐,說著大學剛畢業的女兒,一心想去國外度假打工,但是一位算命師告訴年輕女子,留在台灣打拚比較合適。

當下心中的OS不禁吶喊:「什麼?你們居然讓陌生的算命師決定自己的人生!」

一頓飯是一個世界、一張餐桌是一個宇宙,我並不介意一個人吃飯。當然也曾因為擔任翻譯,和一群日本人共餐時,整個團隊像一家人般親密,彼此分食感到羨慕。同桌是緣,如果涇渭分明、斤斤計較,不如獨自吃飯,親近或疏遠,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像最養生又符合日常節拍的用餐速度。

〈回到本質〉享受食物 一個人最好

文/李書宇(新竹市)

每當跟朋友說自己習慣一個人吃飯時,朋友眼中好似流露出一絲憐憫之情,彷彿在說:「真是個可憐的傢伙。」

但我還是喜歡一個人用餐,那樣才能夠好好品嘗食物的味道,不受外界的干擾。比如跟女孩子交往,約會前花上幾個小時找尋餐廳自不待言,坐上餐桌又要觀察女友對於餐點滿不滿意、環境擺設有沒有品味、想著有什麼話題適合在用餐時聊……腦海裡充滿著不安,事後根本想不起來那些餐點的味道。

至於跟朋友吃飯當然愉快,但一場飯局下來難免花上一、兩個小時,有時幾杯啤酒下肚,溫馨的聚會總變成無聊男子的取暖大會,散會時大多只感到空虛無趣。

於是,我想還是回到「吃飯」的本質吧,一個人專注地咀嚼、品味口中的食物,單純地享受生活,擺脫人際的紛擾,也許更能體會到食物的美味。不過,當然啦,如果能跟所愛的人吃飯,那感受還是非常美妙的,只是最好記得一件事:無論這頓飯是誰準備、規畫的,都要好好讚美對方。

〈漫畫影響〉好好吃頓飯 成長的開始

文/艾莉安 (台北市)

出社會之後,無論家人還是朋友都有各自要忙的事,想要找一個人陪自己吃飯,不再那麼容易。自己一個人吃飯,也不想花太大的功夫做菜,外食成了經常的選項,對味道也不太講究。有的時候用看書來打發時間,頂多兩個鐘頭,饑餓感就會再度來襲,隨便吃一吃。

直到看了日劇《孤獨美食家》,男主角五郎簡直把一個人吃飯,當成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在進行,我才領悟到,吃飯不光是為了填飽肚子,也是為了修補身心。專心地吃一頓飯,把這件事做好,就是好好地讓自己活著。我開始模仿五郎,平日盡量遵循生理時鐘不拖延,餓了就吃;學他多點幾個配菜,讓食物多點變化。

就算只是在模仿,只要想到廚師或母親如何用心做出料理,就能讓我感受到一餐的豐盛。連帶的食量增加,身體也比較好了。以前兩個人吃飯,重談話,現在一個人吃飯,重食物。我認為能夠享受一個人吃飯的滋味,正是成長為一個大人的開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