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早課

2006/12/14 06:00

惡活 六之四

文.圖◎聶永真

我是他今天早上的第一位客人嗎?從關上車門的那一刻到往前行駛約十公尺的距離間,這台計程車裡卡帶的音量同時等加速被轉到一個「我正清楚唱歌給你聽」的強度。OK、OK,一大早聽《佛經》並不會被人歸類為一種斥耳的開場,而且人家是〈南無觀世音菩薩repeat歌〉(正確歌名是?),感覺坐上這台車應該就會很平安放心地抵達目的地。

所以這是計程車司機的早晨載客第一砲兼虔誠早課嗎?司機開始清了清喉嚨跟唱了起來,在一個舊車窗密閉冷氣散發潮溼味的移動空間裡,我跟司機點對點的最大斜邊僅距離五、六十公分,司機在誦詠美妙音符給我聽嗎?他就這樣望著前方、開著口高聲歌唱往高架橋方向繼續駛去,每一句出口的音調還略略地壓低修飾,這是一種意識到聽眾存在於身邊的秩序演出……所以,司機是在有目的地對我歌唱嗎?這是一種祈福與共嗎?(還是豁達到不在乎任何人存在於身旁──卻也隨時注意喉音修飾的段數?)做為一個忙碌早起的上班族,鬧鐘驚醒、洗臉刷牙噴打收斂水、整理頭髮、早餐來不及吃、掏護唇膏、跟媽媽說再見今天會晚點回來、電話叫車在冬天有點冷的清晨,有什麼比不騎車不開口不用腦──坐在後座癡呆無言地望著窗外,然後安靜地被運送到公司更值得珍惜?而此時此刻身為一個尷尬意識被喚醒的聽眾,深深覺得疲累與不安,我來不及準備好要與這位仁兄來場心靈對話,但卻也必須保持恭敬禮貌。

觀世音菩薩陪伴「我們」一同開上環快高架,司機途中又清了幾次喉嚨保持興味盎然,不安的乘客繼續稱職地坐在後座假裝沒事。司機先生終於動了食指把卡帶按停退出,然後興奮把頭偏過來:「你住湯泉二期喔?」「嗯。」冷的清晨還有聒聒噪啼的車,當一個既乖又禮貌微笑的年輕人。

「我跟你講,我之前有去載過一期的乘客,你知道怎樣嗎?」(是要分享趣事嗎?)「怎樣?」我恨自己引頸裝感興趣的那種無奈。

「我跟你講,我被放鴿子兩次!……馬的以後不載一期的,只載你們二期的就好。」(儘管埋怨但還是神采奕奕以及食指與中指同時鄭重比了個二)「呵呵……」(尷尬)雖然要講的是一則關於氣敗的小故事,司機的精神狀態卻是興頭一起找人抬槓的那種,回過頭後繼續開車閑靜無言的短暫三秒美好,緊接著又一張卡帶「卡滋」地被推進去播放音機內,啊?是「唵嘛呢叭口彌口牛的repeat」嗎?……司機又開始在清喉嚨了……這位開車先生是怎麼想的呢?這一段過程的終極意義在於信仰造就的習慣還是對於信仰的宣示?還是信仰與歌喉與習慣三合一的大方分享呢?我這個人超矜的,或者是我對於不安全感的刻意吹毛求疵小題大做嗎?這位開車先生能夠明瞭他的念佛卡帶──不不不──他的念佛伴唱──沿途製造出了一個不安的喧鬧氣氛嗎?在這整台車只有我跟他兩個人「獨處」的時候,以及當有一個陌生人大方唱歌給你聽……我把這個原因歸咎於「因為這裡是台北」,城市是一種完美的禮貌與距離、城市是不能信任人、城市的早上大家圍著美而美買早餐但不交談、城市必須提高警覺、城市的念佛機只能出現在家中、城市是請你不要跟我說話……這樣一開始就不會是我的設防問題,一開始我也不會懷疑是司機有問題了。

多少?一百六。謝謝。

他會繼續對下一個客人唱歌嗎?Hey,it'sa long day……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