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教孩子看見正面價值

2017/02/21 06:00

文/邵慧綺

課堂上,我給學生出了指定作業,大方向是「時事」,主題則由學生自選,但內容須包括:新聞事件概要、該事件的正負面影響(價值)、他人的正反面評價、個人觀點等向度。

我舉之前「餿水油」事件為例,請學生現場討論,馬上有學生提問:「餿水油事件怎麼可能有正面影響?」我請學生反思:「這件事固然是負面新聞,但它也讓我們重新檢視目前法令的不足和民眾的消費行為,進而提升大家對食安的認識,當然有其正面價值。」

學生相繼口頭報告後,我請台下的同學自願或抽點式的給予發表者回饋。回饋的學生一開口,先是指出台上同學聲音太小、內容過少等,然後就結束評論,我馬上反問回饋者:「那台上同學的優點是什麼?」回饋的同學則開始支吾其詞。我請回饋者具體指出同學的正面表現,回饋者始稱讚發表者全程有笑容、沒有贅詞等。

從上述的經驗,我開始反思:為何每次要孩子評論及回饋時,孩子總是先想到負面的批判?是孩子過去的個人經驗使然?或是社會環境的氛圍所致?每回打開電視,紛擾的新聞常占盡版面,而各家新聞評論節目,更常是炮聲隆隆,似乎是在比較「誰的炮火和彈藥猛烈」,誰就能成為鎂光燈焦點……於是,我告訴學生,回饋者要用「三明治讚美法」:讚美優點──指出對方可以再調整之處──肯定對方的整體表現,之後學生也開始學習用這種方式給予發表者回饋,而被稱讚的同學,我也要他們誠心感謝稱讚他們的人。

在知識的學習外,「學習欣賞,懂得感謝」,教導孩子看見人、事、物的正面價值,是多麼重要的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