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人間處處溫暖〉把音樂帶進偏鄉

2017/04/03 06:00

每隔一段時間就安排成果發表,舉辦音樂會表演。

文/王錦萍 圖片提供/李志倫

音樂人樂於在偏鄉音樂教育上各盡其力,維修技師也前往義務維修。

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每個人的答案相異,對李志倫來說,把音樂教育帶進偏鄉,讓貧困弱勢的孩子一樣能享受音樂、享受快樂,這就是他想要的人生。

李志倫(Sam)是個音樂製作人,從洛杉磯的錄音學校畢業後回台工作,當時月入5萬多,以一個年輕人來說算是不錯的薪水,但是他決定再度負笈留學倫敦,在專業上更上一層,不但拿到學歷,他也在蘋果公司得到官方的音樂講師認證。

李志倫把音樂教育帶進偏鄉,讓貧困弱勢的孩子一樣能享受音樂。

回台後,李志倫從創作編曲到錄音後製都能一手包辦,全國北中南到處開課,專門協助音樂人再進修,舉凡傳統音樂、烏克麗麗與吉他的二重奏,獨立製作音樂以外,甚至與印度裔的同學共同製作寶萊塢的電影配樂,涉獵範圍非常寬廣,同時也曾經以傳藝類音樂《西拉雅SIRAYA WHERE DID YOU GO》入圍金曲獎。這時的他才30出頭已經月入20多萬元,成為音樂界小有名氣的老師以及老闆。

〈貢獻所學〉用音樂幫孩子找自信

李志倫來自牧師家庭,母親和哥哥皆從事社工方面的助人工作,他善用自己的專長,或許想要用行動去實踐信仰生活,或許想要過著一種自己想要的人生,於是他移居台南,去為貧困弱勢的孩子進行小型的、個人能力範圍就能做到的偏鄉音樂教育。

哥哥的工作機構就在台南市新化的「陽光真愛少年夢工場」,「從更鄉下的小學畢業後來到較為城鎮一點的新化上國中,這群小孩子剛開始非常缺乏自信,頭常常是低低的。」

就決定是他們了!李志倫找來一些樂器,接下來他必須張羅師資。

「很多助人工作者用志工的形式去燃燒熱血,我雖然很敬佩,但是也認為這不是最好的方式。」他表示,既然是師資,教學就應該得到與外面行情同等的報酬。「如果1小時的教學行情是500元,去偏鄉開車來回要兩小時,那麼我就會支付老師3個小時共1500元的酬勞,這本來就是他們應得的。」

至於老師們因為教學而得到的心靈滿足,甚至進一步在音樂創作上更加海闊天空,那是另一個層次的附加價值了,李志倫的做法使付出的人同時享有光環及應得的實質報酬。

〈各盡其力〉學生快樂 老師也快樂

不只學會音樂,還要能夠自行創作,甚至每隔一段時間就安排成果發表,舉辦音樂會表演。

「一個樂團裡面最基本有5個人、5種樂器,但是每個人都要學會兩、三種。」李志倫說起這些小樂手就像細數自己的孩子們各有不同個性,卻是一樣的寶貝,「每次發表他們就要自行安排,哪一首歌自己擔任哪一種樂器的位置,所以每次出去表演都是近20個人輪番上台。」這麼說時,笑容裡有驕傲。

「學生快樂,家長快樂,去教學的老師也快樂。」從自己的口袋裡掏錢出來無私奉獻,看到大家都快樂了,這是李志倫認為他自己得到的好處。

守住核心價值就能做出正確的事,李志倫這番做法贏得更多人的認同,於是音樂人樂於在這件事上各盡其力,有人捐贈樂器設備、有人提供表演所需、有人乾脆加入偏鄉音樂教育的行列,愈捲動愈多人投入,每一個善都引發了另一個善。

快樂不能只讓南部音樂人獨享,今年,李志倫在因緣際會下接觸到桃園也有機會服務,他開心地說:「這麼一來,台北的音樂人更方便共襄盛舉了。」

而未來他也有意將孩子們的演出做成專輯販售,讓偏鄉的音樂教育可以永續發展下去。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