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打鐘卡

2007/01/02 06:00

吳億偉

記錄像我爸這樣「粗工」的工作時數,是一張張的打鐘卡。

下工回家,他習慣將打鐘卡放在客廳桌上,厚厚一疊,沉甸甸半年來工作勞苦。交給老闆前,他總不忘先影印一份,用夾子收齊,收進口袋,似乎只要這樣,那些專屬他的時間,便能夠永遠保存攜帶。

打卡鐘的規格,是粗工一天的時間畫分。共有兩面,頂頭填上姓名與年月,記錄十五天,分為上午、下午、加班三種時段,每個時段列有上、下班時間。我爸說,大部分的工程公司都是半個月給一次錢,填滿一面便可交給工頭。因此,底下備考欄裡,大多是工頭字跡,計算工資,如同事件的結案報告,然後翻面,追查新的案件。

我爸不是正式員工,不能用公司內的打卡鐘,喀嚓,打印空格無法顯示機器單一規格,卻顯露了他謹慎的個性。打卡鐘上,他專心而詳細記錄每天工作的地點,字不出格,今天的工作不會潦草到昨天或明天去,安妥地躺在時間的規線裡。通常是建築物的名稱,或是路名,然後便是他的工作項目:「御墅品清三樓板(土腳)」、「A清浴室、陽台、後陽台、夾板、鋼釘」、「消防局MB透天,MB5,透天,測量、地坪」,每天的生活化約成簡單的關鍵詞。一些用詞,必須以台語念出才了解,另一些則是我爸才懂的專有名詞。我曾問他,但一個專業總會引出更長串的專業,我睜大眼睛想要拼湊他的工作圖像,但好多時候,雙眼望著他滔滔不絕,腦子裡的大樓卻蓋不起來,他的語言與我的想像能力,在經驗的溝渠上仍有不能跨越的限制。

我還是熟悉在文字中尋找他的身影,幸好我爸也是愛書寫的,他覺得事情記下來一切清楚,我特別留意他註明加班的原因,那是規律生活的出軌。我爸最不喜歡超時工作了,但工程一忙總不能脫身,凌晨六時提早喚來上工,工地卻沒人,我爸寫上「0.5W,等開門」,「挖地下室放樣收尾,沒午休晚做到六點,2.5W」,有時還用自己的工夫替顧客解決疑難雜症:「春珠老師捉漏加IW」,這些工作片段,像閃爍晃動的影集,過時播放,通常他凌晨六點多就出門了,回到家整個人疲累得窩在客廳椅子上,電視亮著,他點頭打盹,卻又不願意立刻上床睡覺,如此偷著短暫的愜意時光。

打卡鐘上印寫的「攷勤表」,總用「攷」這個古字,「ㄎ」像個拱背彎腰的人,「?」的原意即是拍打,象形推想,彷彿是一個不停被催促的人,必須要彎腰工作著。不工作的時候,那「ㄎ」終能拉直,我爸將那天的格子畫上一條橫線,他什麼都不用寫,也不用想,日子不被格子框架,那條線打破了時間的規律,他可以安心睡覺,快意煮食。他主宰一天。●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