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三代同堂樂〉老後人生 及早安排

2017/05/02 06:00

圖/王孟婷

文/吳娟瑜

圖/王孟婷

老爸80大壽,散居海外各地的兄弟姊妹籌劃了生日聚餐,不料,本來一件開心的事卻不歡而散。

起因是大哥帶著大嫂、兩個成年子女一進門,沒有滿面笑容,卻是看到電視機前的老爸,立刻驚訝地說:「哎呀,怎麼瘦成這樣,你們到底有沒有餵老爸吃東西?」

當看到老爸搖搖晃晃想起身,有點吃力模樣,大哥放下手上行李,立刻趨身向前,想要攙扶,又說:「你看看,你看看,到底怎麼搞的?」

麗明看到這一幕,原本興奮地等候大家團聚,不料,大哥的話語讓她立刻轉身返回自己的房間,並且砰地一聲讓撞門的聲音發洩心中的不滿。

麗明告訴我:「進到房間,聽到媽媽勸大哥多體諒我的辛苦,不料,大哥理直氣壯地說,從小爸爸最疼愛她,她現在也沒結婚,多照顧一下也是應該的。聽到這裡,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

一位媳婦則是憤憤不平地說:「老公是長子,平日對公婆非常孝順,由於我們家沒生兒子,所以,公婆常由老公送到弟弟家,他們想念長孫,住個兩天,又call老公去接回來。」

「為什麼小叔不能開車載他們回來?」我好奇地問。

「因為公公說小叔工作比較忙、不方便。而我老公是公務員,固定時間上下班,當然由他來嘍!」

「如果他們兄弟有默契,彼此可以接受就沒話說;如果妳老公有意見,那就要建議輪流接送,平均勞務啊!」

「最近老公辦公室坐久了長骨刺,開車也不宜坐太久,去要兩小時,回也要兩小時,加上堵車,往往回到家累到對我擺臉色。」

人生來到銀髮族階段,有些父母仍然延續子女小時候偏心對待的習慣,聽話的就多做一點;不聽話的只好隨他們任性。然後,聽話的多做多錯,多少被苛責;不聽話的離得遠遠,往往相安無事。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長大了,不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心理平衡,什麼時間、體力、財力的公平分配,以致造成後來手足撕破臉,彼此推卸責任。

只要神智清楚,做個有智慧的長輩才能延續家庭的安定和幸福。更何況及早規劃老後人生已是時代潮流,每位為人長輩都需要為自己「活得久、活得好」來負責任。

〈晚年怎麼過〉優雅老去 趁早安排

有些不同的安排方式都值得參考:

一、公平型:有的父母人生豁達,將照顧方式在家庭會議中,讓子女,包括媳婦、女婿,大家open talk,甚至包括百年後,另一半如何被照顧,大家都可以事先討論。會議一次又一次地協調,每個家人的心裡都是舒服的,互相體諒的。

二、自立型:怕麻煩兒孫輩的人,或許看透有能力來照顧自己的人手有限,因此早早安排養護中心或是個人獨居,這時,就需要有開放的心態讓里長關心、讓社工員進門,讓自己在社區內成為被照護的一員。

三、共居型:終身未婚或離婚沒伴侶的人,找到志同道合、身心契合的人,約4~5個好友,大家擬定生活公約,把家事分工、費用分攤,睡覺時間等明訂遊戲規則,然後維持一個共同優雅老去的生活模式。

四、找伴型:我的七舅再婚後,由年輕妻子陪伴,去游泳池、開車找友人、去海外旅遊……他的生活在將近90歲時仍然生龍活虎、多彩多姿,這也是一種延年益壽、享盡人生樂趣的好方式。

總之,為人長輩在盡量不依賴旁人的原則下,仍要及早自行規劃有尊嚴、有樂趣的生活模式,才不會變成被任意擺布的棋子,若放在對的位置,慶幸自己運氣好;萬一兒孫不懂長輩需求,做了不當安排,那麼在年紀漸長之後,可能欲振乏力,而徒喚奈何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