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異同OPEN講〉放棄完美期待

2017/05/08 06:00

文/蔣明白

當「同婚議題」不斷出現火爆互嗆的社會對立時,作家梁靧先生卻提出了一個善意提醒──他在推薦《反對完美》這本書的評介裡特別提到,與其和某些宗教團體互槓,挺同婚人士應該更貼近同志父母,因為對他們來說,不管是接受同志子女或同志婚姻,都意味著他們長久「為孩子勾勒好的『完美』藍圖,徹底破碎了」。

其實,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所寫的《反對完美》一書,正是質疑父母因為望子成龍而致力「追求完美」的觀念是否正確?因為,「不同的生命個體呈現出不同的本質發展,因此,當父母試圖積極地為孩子決定未來,不僅可能扭曲孩子的成長過程,同時也限制了孩子的自主權。」

只是,要父母放棄對子女的「完美期待」畢竟不是容易的事,因為不管是孩子的飲食、健康、學業,甚至是他們長大後的交友、工作、戀愛,幾乎都是父母全心全意操煩的事項,因此也正如梁靧在書評中所寫的一樣,「每個父母都試圖為自己的孩子『盡責』,以求未來能至少達到某種他們所認為的『完美』。」

因此,如果一旦知道孩子竟然是個同志,那麼,父母2、30年來期待他們娶妻生子、成家立業的美好藍圖,不但會在剎那間崩解,而且爸媽還勢必會為孩子的同志汙名,完全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所以,在即將到來的母親節前,我要特別轉述桑德爾在《反對完美》書中所傳播的理念,他認為:父母其實並不需要一心追求孩子的完美人生,因為真正的愛只有兩個面向:接受的愛(接受子女先天的組成)和轉化的愛(極力促進子女後天發展的機會)。

(同性戀有哪些難言之隱?異性戀父母又該如何試著理解同志子女?透過gayproudly@hotmail.com此一平台,歡迎異性戀和同性戀,一同公開講明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