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他山的孤獨

2007/01/18 06:00

耿一偉

孤獨這回事,是現代性所帶來的普遍體驗,發生場景遍在都會角落。千禧年版的《孤獨的電影》封面上,擺了一張電影《計程車司機》主角勞勃.狄尼諾踟躕在紐約街頭的照片。這就是你我熟悉的美國電影新浪潮,描述了大都市裡的孤寂,將犯罪、性與自我認同融為一爐,成為一種可以與文學運動匹配的文化現象。

《孤獨的電影》其實初版於1980年,隨即成為美國電影研究的經典。學院出身的作者羅伯特.寇克,以其學識涵養及對電影工業的熟稔,把《教父》的柯波拉(Francis F. Coppola)、《我倆沒有明天》的亞瑟潘(Arthur Penn)、《計程車司機》的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發條橘子》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與剛過世的阿特曼(Robert Altman)做對象,討論了這些導演的作品意義、歷史條件與意識形態。接下來1997年的再版,作者增加了史匹柏(刪去柯波拉),2000年的三版,更添上奧立佛史東與前面諸位導演的新作,讓本書不因時間推移而過時。

初版序言中,作者提到美國電影的特色——它一開始就自我設定是一種娛樂, 一種從現實逃避的夢工廠。可是只要有心人願意深入,就會發現它呈現了時代的真實面貌。對觀眾來說,美國電影成為這個社會自我觀察的方式。

美國電影?當然沒錯,從戲院到電視有線頻道,我們不都從這些電影中汲取現代性的影像經驗、感受孤獨與逃避世界嗎?行筆至此,我才不免心頭一震,原來國片不景氣,不止是產業問題,大眾也少了觀察自我現代性焦慮的機會。我們的孤獨並不反應現實,美國人(現在可再加上日本與韓國人)才是我們情感表達的導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