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在日本過年 東京與沖繩

2007/02/12 06:00

文◎周芬娜

我去年年底到聖荷西的日本超市Mitsuwa買菜,發現人頭洶湧,生鮮食品大減價,還有各式配好的年菜拼盤應市,裝在大紅的漆盒裡,喜氣洋洋。我這才想起日本人快要過年了。在「明治維新」前,他們事事向中國學習,過的是農曆年。「明治維新」後他們開始向西方看齊,過的是新曆年了。

我忍不住也買了一盒年菜拼盤,和一些由秋田米所煮成的白飯,回家細品著那柴魚燜春筍、煮黑豆、佃煮魚乾、甜薯泥、煮香菇的滋味,配著粒粒晶瑩的白米飯,不禁回想起我們兩年前在日本過年的往事來,甜蜜而又酸楚。那時外子在東京上班,公司替我們在世田谷區租了一個四房兩廳的公寓,我們就暫時變成東京人了,一共住了兩年。日本人是個尚「靜」的民族,平時少言寡語,講話聲音也小。我平時欣賞他們的安靜,但過年時就有點不慣了。比起中國人過年來,東京人過年實在太冷清了。既沒有鞭炮,沒有舞龍舞獅;也沒有山珍海味,杯籌交錯。那種肅穆冷寂,令我倍覺漂泊異鄉的寂寞。

遵守古風不吃肉

東京人通常在除夕夜全家一起吃頓蕎麥冷麵(源自唐代的「冷淘」),然後坐在客廳看NHK電視上的紅白歌星對抗大賽,就算是守歲了。大年初一全家再穿戴整齊,到神社去祈福許願,就算過完年了。新年期間不舉炊,吃的就是預先做好或從超市買來的年菜,有魚有蝦有菜有飯,甚至有龍蝦鮑魚,但樣樣都是冷的。據說日本家庭主婦準備這些年菜時,還要在灶前奔忙好幾天呢!他們吃年菜時遵守古風絕不吃肉,吃肉是「明治維新」後才傳來的西洋習俗,是違反日本傳統的。我常在想他們這種過年不吃肉的古風是否也傳自大唐,才是中國正統中原文化的遺俗。至於我們這些老中,在經歷了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的各種戰亂與異族統治後,早吃起了「滿漢全席」,連駝峰熊掌都搬上了餐桌,過年吃點豬牛肉,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台灣人的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富的一頓飯。雞鴨魚肉排滿一桌,香腸臘肉早在「臘月」時就一一備辦齊全了。新年期間還有年糕和年夜飯剩菜可吃,記得我家早餐吃煎蘿蔔糕,午晚餐總有一大鍋筍乾燉扣肉侍候,由初一吃到初五,愈燉愈香。除夕領完壓歲錢後,通常爸爸和叔叔打麻將,我和妹妹、堂弟擲骰子守歲。午夜12點正爸爸準時點燃鞭炮,那時只聞四處鞭炮聲此起彼落,原來每家都在進行同樣的儀式,令人打從心窩裡暖起來:「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春。」「年」這頭猙獰的怪獸,就如此在隆隆炮聲中被我們給驅逐出人間了。

肅穆東京冷清清

東京過年除了肅穆冷清外,最難忍的是生活的不便。有一年我們在上海度聖誕,和朋友去申粵軒、鷺鷺酒家品嘗上海美食,去徐家匯逛美羅城、港匯廣場、SOGO太平洋百貨公司,還去百樂門跳舞跳到三更半夜,極盡狂歡之能事。除夕下午一回到東京就發現大事不妙:冰箱空空如也,但幾乎所有超市、百貨公司、糕餅坊、餐館、小吃店都關門了。我們飢渴交迫地在大街小巷搜尋,好不容易發現有一家尚未打烊的小雜貨店,欣喜若狂地買了牛奶、麵包、雞蛋、火腿、豆腐,又在冰箱發現半顆乾扁的白菜。年夜飯除了火腿炒蛋外,很幸運地還有熱騰騰的白菜豆腐湯充飢,總算比蕎麥冷麵滋潤得多了。

正月初一起了個大早,又吃了一頓火腿炒蛋,我們學日本人到明治神宮「初詣」,乘興而去,敗興而返。一走進鳥居就看到人山人海,參拜的隊伍繞了好幾大圈。我們在寒風中勉為其難地站了兩小時,好不容易擠到神壇之前。明治神宮是黑白兩色的建築,有大唐宮殿的遺韻,莊嚴有餘,熱鬧不足。神宮前什麼也沒有,既無祭司,也無祭典,更無舞龍舞獅,只有一個張開大口的賽錢箱等著我們去捐獻。我們意興闌珊地丟進了幾百日幣,裝模做樣地拜了幾下,就準備走人了。歸途中肚子餓得很,大部分的餐館仍不營業,只好在路邊攤買了些日本炒麵、上海生煎包,暫時填飽肚子。

沖繩佳肴解鄉愁

第2年我們決定逃離東京的冷寂,去沖繩過年。沖繩群島舊稱琉球,是日本最南端的島嶼,在明清兩代都是中國的屬地,19世紀末期才歸日本所有,因此有些日本人認為它不是日本是外國。首府那霸市內有一座著名的中式園林「福州園」,明清時代他們派使節到中國進貢,都是先搭船到福州,再走陸路到北京,在文化上自然深受福州影響。如今那裡的住屋頂上都立著一尊小石獅子,依稀是閩式民居的模樣。據說在金門馬祖還常看到,反而在台灣和中國大陸已經看不到了。在地理上沖繩群島因接近台灣,四季如春,菜餚的食材和滋味都像台菜。沖繩人像台灣人一樣吃豬腳、豬耳朵、扣肉、苦瓜、豆腐乳。沖繩拉麵的麵條口感,簡直是台灣意麵的翻版,湯頭也跟台灣什錦麵一樣濃郁鮮甜,令人嘖嘖稱奇。

我們在沖繩過年,頗有回家的感覺。首里城是琉球王國的故都,昔日的宮廷在戰時被美軍炸毀,只有一座城門「大慶門」保存完好,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戰後他們派人考察了北京紫禁城,將首里故宮重建得煥然一新,紅紅綠綠的好不金碧輝煌,依稀是明清故宮的模樣,殿前還有群臣站班,濃濃的中國味裡帶著些東洋情調。過年時城裡有宮廷歌舞「四竹舞」、「松竹梅」等的表演,舞者鮮艷的服裝依稀是明代衣冠,又織著日式的菊花圖案,是一種奇妙的組合。最令人驚喜的是有獅子舞表演,獅子有烏黑的巨頭,披著大紅的鬃毛,在太鼓聲中不住地跳躍舞動,充滿了喜感。我不禁感慨:日本文化受中國影響何其深遠!東京具大唐風範,沖繩有明清色彩,是完全不一樣的日本。我又何其有幸,能親自加以見證!

太鼓聲中迎新春

晚上我們在那霸市的居酒屋吃我們的新年大餐,菜色中有燉得入口即化的滷豬腳、香噴噴的紅燒扣肉、清脆的炒苦瓜、香甜的豆腐乳等名菜,並聽到現場琉球民歌演唱。有首我常聽的周華健演唱的流行歌曲〈花心〉,高亢委婉動聽,原以為是台灣歌,那天才知道源自沖繩,是當地歌星安室奈美惠唱紅的。次日我們到琉球村去玩,又看到獅子舞和太鼓表演,雪白的獅子在舞台上四處舞動,迎來了新春。幾個壯男不住地捶著朱紅的太鼓,矯捷而充滿活力,那就是著名的「沖繩太鼓」了,亦自中國傳來。在咚咚的鼓聲中,我不由得深深感動:這才是過年!這才是人生!去它的蕎麥冷麵,去它的明治神宮,我還是過熱熱鬧鬧的沖繩年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