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福利加碼 生得多更划算

2007/03/28 06:00

〈鼓勵生育大躍進法國篇〉文、攝影/Niki de Looze

我的女友康斯坦絲有過兩次生產經驗,卻是三個小孩的媽。很簡單,第二胎是孿生子。這份上天給予的好運,不僅讓她減少一次十月懷胎的痛苦。就在數字從2跳到3之間,也讓她在法國獎勵生育的社會福利中享有更多好處。

在法國,家中有三個小孩稱做大家庭(跟我們想像中的三代同堂一點也沒有關係)。大家庭意味著家庭開銷相對不低,因此,政府得想盡辦法幫忙仍然願意為國家貢獻新血的偉大父母。從房屋津貼、減稅、交通、育樂費優惠、托育機構等多方配套措施,提供夫婦生養小孩的意願。

養三個比兩個 更划算

就從日常交通說起吧,家中有三個小孩,連同父母在內一家五口搭乘地鐵、火車、公車全部半價。

以地鐵月票一張50多歐元計算,父母不但連帶受利,養三個還比養兩個便宜。炎炎夏日想到公立泳池消暑,還可享有全家免門票的優惠。不過,等到老大滿十八歲以後,特殊待遇即宣告結束。也就是,家中待扶養人口一旦從三個變成兩個,根據法蘭西政府評估,養兩個小孩不算太辛苦,無須浪費資源。

生得越多 補助獎金越高

除了交通費減半,小孩日常生活開銷不低怎麼辦?沒問題,政府發放補助。每養育一個小孩,每月約可獲得一百多歐元的津貼,小孩人數越多發放獎金越高。

根據撫養三個小孩的康斯坦絲表示,每月來自政府的津貼約三百歐元左右。此外,對於稅賦相當重的法國來說,小孩還是減稅的「籌碼」。舉例來說,兩個任職公家機關、薪資水平不相上下的人,年底所需繳納的所得稅,有三個小孩的家庭是沒有小孩家庭的一半。

保母費 政府幫你出

喔,保母,這個幾乎吃掉夫妻大半薪資的必要支出,在法國又是怎麼回事?政府自然也考慮托兒的重要。

準媽媽從確定懷孕開始,最好趕緊向CRECHE這個照顧二個月到二歲大的寶寶托育中心預約登記。所需負擔的只有寶寶的伙食費,照護的保母費用由市政廳負擔,和雇用一個私人保母動輒每月一千多歐元相較,的確經濟許多。不過這類育嬰中心在法國僧多粥少,從開始登記到獲准托育大約需要一、二年的等待。因此, CRECHE這個字對職業婦女來說,簡直就是福音。

<流行不婚生子>

生育率上升 結婚率卻下降

在法國政府大力獎勵生育的措施下,法國婦女也相當爭氣,生育率逐年攀升,至2006年已達到平均2.1的「產值」,新生兒人口高居歐洲國家第一位。有趣的是,和生育率攀升成反比的是結婚人口迅速遞減。

換言之,即便男女雙方對步入禮堂興趣缺缺,卻絲毫不妨礙養兒育女的意願。因應這個無法抵擋的趨勢,法國政府明訂保障非婚生子女享有和婚生子女同樣的社會福利。

儘管獎勵生育的措施不少,法國女性似乎也不很排斥生小孩,樂於晉升母親身分的婦女年齡卻逐年上升。這是繼數字2~3之間,(生二個和生三個小孩的經濟考量)到數字0~1的不同思維(不生或只生育一個)。

根據報載,喜歡大家庭的傳統想法隨著婦女追求高學歷、爭取職場升遷以及年輕一代自我意識抬頭開始出現挑戰。一旦生育勢必對個人生涯造成影響的考量,讓初胎年齡逐年遞延。目前,法國婦女超過三十歲才生育第一胎的人數約佔一半左右。

<好處不夠多>

職場難衝刺 福利待加強

不過,被家庭綁住的婦女即使能力再好,也很難在職場全力衝刺。

雖然婦女生產,另一半可以享有十天分擔照顧寶寶的育嬰假。不可諱言,母親仍得花較多的時間餵養、看護。多數法國婦女期待能照料寶寶到四個月大時再恢復上班,法律也明訂保障婦女三個月的有薪假。

不過,一個女性員工當了母親後,勢必影響工作上的專注力,卻是很多老闆認定的事實。長此以往,也讓婦女在職場上的競爭力總是無法和男性並駕齊驅。

加上,法國人並沒有「養兒防老」的觀念。生養小孩是樂趣,無法奢望子女他日有所回報(越來越多台灣父母也有此覺悟),深謀遠慮的年輕一代,仔細盤算子女教養費和退休後的生活快樂指數難以兼得的關係,多少也影響到生育意願。法國家庭多產的「榮景」能否持續維持,長期而言,仍是個未知數。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