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除了分數 還有很多要學

2007/04/17 06:00

〈親子會客室〉


只會念書 生活常識零分?

〈不變書獃子〉文/徐美華

日前在雜誌上看到一則報導: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平均國外的父母親最常問孩子的一句話是:你今天過得快樂嗎?而台灣的父母親最常問孩子的一句話是:你今天考試考幾分?

鑑於台灣今日的升學率,我們的孩子多半處於學校與補習班之間,但他們真的快樂嗎?每個父母親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考試成績永遠是評估孩子好壞的第一選擇,卻往往忽略孩子們的人格發展、興趣、夢想……等。

舉個例子,我在讀國中三年級時,那時為了高中聯考,每天都挑燈夜戰,有著懸樑刺股的決心,連放假時全班同學也都要到校苦讀。

有一天,班導突然宣布一件讓我們覺得非常驚訝的事,原來是隔壁班上某位成績很好的同學,昨晚因為使用脫水機不當而導致手指頭被攪斷。

因為她自小到大從未做過家事,父母親只要她考試第一名就行了,所以她竟然不知道使用脫水機時,不能在高速旋轉下把手伸下去拿衣服。最後,聽說她因為指傷的緣故而未能參加高中聯考。

聽到這個實例,你一定會跟我一樣覺得太扯了吧!考試都全校第一名,卻連最基本的常識都不懂。是不是覺得最可悲的是她的父母親呢?他們教導孩子成績優秀,卻忘了教她最基本的生活常識,難道真的要等到孩子傷痕累累時,才會領悟到原來考試第一名是不能當飯吃的啊!

曾經有一段新聞是描述:某位小六的男生因為營養午餐的水果是橘子而號啕大哭,經由老師的詢問,才知道原來他不知道該如何去吃這顆橘子;在家裡,水果都是媽媽準備好,切成適當大小才讓他吃的;所以他根本不懂得要怎樣扒開橘子皮。

唉!這些媽媽都是保護孩子過當而造成困擾的。

我現在也是兩個孩子的媽,當然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但我更怕孩子長大後真正學到什麼,社會大學的功課更是困難呢!現在他們讀書回家後我都會先問他們一句話:你今天過得快樂嗎?來做為親子之間的溝通的起始點。通常孩子們都會很樂意分享他們上課有趣的事或者是和同學相處之道,久而久之,孩子們會很樂意和我聊天。

當他們發現困難時,只要不是很危險的事,我都會讓他們自己動手做一次,若失敗也不打緊,我再從旁協助,當成功時,我從孩子們的笑容得到的快樂,真的往往超過孩子考試第一名來的高興和欣慰呢!

不要用成績來替孩子打分數,我常告訴我的孩子:你不用考試拿第一名,因為沒有人永遠都是第一名的,但是,你一定要學會做人處事,當個社會上有用的人。

沒錯,我的孩子現在還小,不懂得升學和課業壓力,但是我相信,只要我現在開始慢慢跟他們有溝通,至少形成代溝的機會減少許多,不是嗎?這個也是我目前更在學習的社會大學呢!


學會綁鞋帶 踏出第一步

〈不當嬌嬌女〉文/西雅

因為長輩送了一雙需綁鞋帶的運動鞋,讀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央求我教她綁鞋帶,我就利用每天睡覺前的時間教她。

女兒從小到現在,也穿過許多雙鞋了,但都不需要綁鞋帶,拖鞋、涼鞋不說,多半是鞋面有鬆緊帶設計,把腳丫鑽進鞋子就好;或者是用魔鬼粘,穿上後一搭一粘即可,難怪她上了小學還不會自己綁鞋帶。

回想自己小時候,除了拖鞋外,鞋子一律得用鞋帶繫緊,念幼稚園時,媽媽每天早上替我在腳上打上一個蝴蝶結,上小學後大概都得學會自己綁鞋帶。而且,綁鞋帶是一個基礎,學會打蝴蝶結才會綑紮物品、自己綁辮子、穿洋裝時繫上一隻漂亮的蝴蝶。

我已經忘了是什麼時候學會綁鞋帶的,大概也是媽媽慢慢教會的吧!倒是印象中還記得小學一年級時,上學路上鞋帶鬆了,自己不大會綁,還曾經請同伴幫我把鬆開的鞋帶重新繫好。

現在教女兒綁鞋帶,也是得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充滿耐心的仔細講解、重複演練,看著她的小手,有點笨拙的拿著鞋帶穿來繞去,剛開始總是不順利,經過三天練習,稍微可以打出一個有點樣子的蝴蝶結,她自己也很高興。催她上床睡覺,她嚷著還要再練習一次,看她專注的神情,我也不忍心打斷她。

女兒呀!如果可以,爸媽願意陪在妳身邊,每天為妳綁鞋帶。但是妳總要長大啊,雖然不捨,還是得讓妳學會每一件事,能照顧自己,盡管會遇到挫折,也要學著克服,學著長大。

藉著學習綁鞋帶這類生活中的瑣事,兩代間的感情也就這樣子維繫下去了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