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看門道評味道〉年菜買多做多 不必吃多

2019/01/27 06:00

食材先按每次需要的份量分割,每次取用一份去變化不同的口味和外觀,即使是同樣的食材也不會天天吃一樣的味道。(梁瓊白提供)

文/梁瓊白

傳統市場和賣場都是採購年菜的熱點,面對人潮擁擠、貨品滿倉、滿眼物阜民豐、盛世太平的氛圍,以過年為名的各種採購行為即便衝動也是合理的,就算買的比需要的多似乎也是常態。

平常也許還可以挑挑選選,到了過年,不僅賣家忙,沒時間照顧小份量的買者,當別的客人買得比你多的時候,除非你也能快手選好要的部位,如果不是整斤、整條或整隻的買,會很難買到滿意的年菜,但只要是年菜能用上的食材,即使買多了只要好好處理、分配、保存便不算浪費。

過年期間用餐的次數多,需要的份量也多,而且有些食材是不適合分割或是必須大鍋煮才好吃的,例如全雞、全魚、蹄膀、豬腳、魚頭、牛腱之類,可以先調味的,例如紅燒肉可以一次就先燒好,可以不調味的就先煮熟,例如全雞、牛腱,有些先煎熟或炸熟,例如全魚、魚頭、獅子頭之類,食材先弄熟可以保鮮,也方便冷凍或冷藏,除非有祭祀非要全雞或全魚,否則就按每次用餐的人數估算出食量去準備,即使是燒好的整鍋,也不必為了表現豐盛都端上桌,煮熟的食材火候不必完全軟爛,能不調味的盡量不調味,這樣才有變化的空間,例如年夜飯吃蔥油雞,下一頓可以吃文昌雞,還有剩就吃木耳燒雞;第一餐用半個魚頭吃砂鍋魚頭,另外半個可以做干燒魚頭,還有剩就做咖哩魚頭;如果不忌諱非要全魚上桌,就一半做糖醋魚,下一頓將另一半做豆瓣魚。

主料夠多的時候用調味料去變化,主料少的時候添加配料去補足,也就是說將煮熟的食材先按每次需要的份量分割成不同的等份,每次取用一份去變化不同的口味和外觀,即使是同樣的食材也不會天天吃一樣的味道,看一樣的菜色。

再好吃的菜,吃的次數多了都會膩,再高檔的食材老回鍋,看著也沒胃口,所以控制好每餐的量,寧可樣數多也不要份量多,用不同的調味、不同的烹調法、讓菜色多點變化,自己做年菜並不難,離年夜飯上場還有時間,趕快籌畫吧,還不懂、不會的就去買本我的食譜臨時抱佛腳也是可行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