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身口意三業〉塞車時 請轉念

2019/01/28 06:00

圖/陳佳蕙

文/呂政達

「我的車常塞在405號公路,動彈不得,別人視以為苦,對我就像是天堂,我可以收聽古典音樂,可以冥想,我的天堂在405號公路塞車。」

講這段話的人,是當年57歲的洛杉磯藝術家明迪艾波,她是個其貌不揚的中年女子,早年為精神疾病所苦。坐在藝術教室後頭,或是在任何人群間,你都不會注意到她,但她的畫作和紙糊雕塑卻引人感受到掙扎過後掙脫的生命力量,足以讓導演法蘭克史提弗爾為她拍攝紀錄片《天堂在405號公路塞車》。

我會對明迪艾波這句話感到共鳴,因為我也常有塞車經驗,塞車時整條道路的浮躁和鬱結,簡直就是種傳染病,伴隨著喇叭聲此起彼落,但就是有像明迪艾波這樣的心靈,是啊,且容我們轉念這樣想,難道在塞車的當下,你就不再是你了嗎?既然你還是你,你可以運用你的心境,隨時轉換成一座天堂,或是地獄。

多年前亞當山德勒演的那部《命運好好玩》,說有一種儀器可以把你不想過的時光跳過去,譬如,對許多丈夫來說,他會選擇跳過要跟丈母娘對話的時光。但電影說,當你避開所有不如意的時光,到頭來你還是會錯過許多重要的時刻。

有人會說,明迪艾波能夠克服焦慮症和童年與母親的疏離創傷,是因為她遇到一個好的美術老師,也因為她的創作天分,英國的藝術治療之父愛德華亞當森就說過:「藝術創作就是治療。」但請記住明迪艾波所經歷過的三部曲:停頓、轉念和救贖。在許多禪修的道場,無論是禪三或是禪七,提供給修行者的也是這樣的停頓空間,在停頓間,念頭得到休憩,悟出行動的契機。我並不知道明迪艾波在公路上的冥思內容,在禪修中,念頭的放下就是日後行動的發動機。

停頓,轉念,行動和救贖,佛陀自己的一生也走過如此風光。《過去現在因果經》︰佛陀出家後,曾在尼連禪河岸,靜坐思惟,修苦行6年而未得道,因此起座,入尼連禪河沐浴,接受牧牛女難陀波羅的乳糜供養,然後到畢鉢羅樹下而成佛道。整整六年,就是佛陀的停頓期,就是佛陀的405號公路。沒有6年苦行,也沒有日後的中道佛學。

心理學家艾利克森在甘地、馬丁路德、耶穌基督等聖哲的傳記中,都提到了停頓期,也肯定停頓期對日後偉大心靈的盤整和儲備能量的功能。

在我們自己的人生路上,塞車或是一路暢行無阻,青春期往往就是重要的停頓期,如果青少年想要有一、兩年的停頓,探索往後的方向,我們也無須心急、催促,讓我們相信,人生的塞車在所難免,總有一天,還是要上路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