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時間繁史ANNUS 上

2007/04/25 06:00

◎董啟章

編年史一。1967年:獨裁者出生。1997年:獨裁者和啞瓷結婚。2002年:孿生兒子花和果出生。2005年:獨裁者寫作《恩恩與嬰兒宇宙》;在溜冰場失去兒子花;獨裁者身體狀況惡化,遷居沙頭角海邊房子。獨裁者隱居沙頭角,臥床17年。2022年:兒子果20歲;混血女孩維真尼亞來到海邊房子採訪獨裁者,與獨裁者合寫《維真尼亞的心跳》;文學小宇宙的重組和失敗;溜冰場壁畫創作;啞瓷開車和獨裁者沉進水塘。2030年:果之女兒維真尼亞出生。2037年:維真尼亞7歲,在溜冰場遇到意外導致失聰。2047年:維真尼亞17歲,由父親把心臟改造成機械鐘,住進圖書館,自此永遠維持在17歲。50年後,花穿越時空,出現在圖書館。時維2097年。這樣的編年安排,是個富有對稱美的構思。在2022年之前,是事實,在之後,是想像,但也不排除其發生的可能。關鍵在2022年至2030年之間,兒子果和混血女孩維真尼亞,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後來出生的小維真尼亞,究竟是果跟誰的女兒,這一點並未確知。她可能是混血女孩維真尼亞的女兒,但也可能不是。而如果不是,果又為何把女兒命名為維真尼亞?不過,也許這些疑問對往後的事情並無實質影響。這完全是出於我個人的好奇。既然你已經定下了這樣的架構,我也無意改變它。無論做為當中的前一個維真尼亞,還是後一個維真尼亞,我也是這部編年史裡的一個角色。不過,我也同時是它的作者。而小維真尼亞,也將要繼承我這史家兼虛構家的命運。於是,2097年,在圖書館中,維真尼亞開始寫作《小宇宙編年史》,或簡稱《小人傳》。

自從沿火車軌往北的一次出遊回來,維真尼亞就開始埋頭寫作。她要創作一部環繞著那個湖區的歷史。碧綠的湖水喚起了她某些往日的記憶,引起了她對未來的聯想。也許,在更早之前,她在心中已經醞釀著這種種想像。這些想像由她50年來在圖書館裡所看的書所引發和構成。除了文學,還牽涉到歷史、科學、宗教、藝術、哲學、政治、社會和經濟。事實上,對她來說這些分類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在她的意識裡,沒有一種知識,不被另一種知識所滲透,所扭曲。最終種種扭曲共冶一爐,化為小說。因為圖書館恢復了局部電力供應,所以維真尼亞可以在電腦上寫作。大部分電腦廢棄多年,已經無法開動,只有其中一部還能甦醒,而且運作正常。維真尼亞舒展手指,按動鍵盤,猶如彈奏一首曾經熟練的鋼琴曲。她幾乎拋下了所有圖書館日常維護的工作,完全投入寫作裡。在她熱情寫作的同時,圖書館的狀況在悄悄地惡化。塵埃累積,書本被衣魚慢慢吞食。拿下來的書被隨處亂放,排列和次序開始出現混亂。一本不按編號錯放的書再難以尋覓,消失在書的森林裡。直至最後,再沒有秩序和分類可言,一切都只是隨機和偶然。你在說誰?是誰造成這樣的局面?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一直在圖書館裡同住的無數鬼魂。為什麼要這樣做?可能是出於惡作劇,可能是出於對秩序的長久壓抑的反彈,可能是出於對圖書館的仇恨,也可能是出於對維真尼亞的愛。如何愛?為何這樣愛?可能是為了阻止維真尼亞寫這部書,但也可能是由於,寫完這部書之後圖書館就沒有存在下去的必要,維真尼亞也因而得到解放。總之,維真尼亞卻總能找到她要找的材料,就像一種鳥類的直覺,能從數以千計的幼鳥之中輕易找出自己的兒女。又或者,她根本就不用再找什麼材料了。所有材料已經在她的意識裡,形成一個自足的世界。

我盯著坐在閱讀大廳盡頭的維真尼亞,一步一步走過去。窗外下著永不終止的雨,室內卻是異常悶熱。這是個沒有陽光的盛夏午後。汗沿著我的額角滑下,我彷彿可以聽到它滴在地板上的聲音。不,也許那只是雨打玻璃,或者手指擊打鍵盤的微響。維真尼亞背向著我,坐在鋼琴椅上,白皙的臀部在黑色的皮革椅墊上壓出弧狀凹陷,就像科學書上時空被引力扭曲的形態。她打字的動作猶如輕輕顫抖,高低不平的肩胛像是竭力維持著隨時崩塌的平衡。她正處於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我唯恐打擾了她,在她身後幾步之距站住。我看到她的背在冒著銀粉似的細汗,在側光中暗暗發亮。汗濕的髮黏貼在肩背的皮膚上,在髮尖匯聚成豆大的水珠。水珠順著彎曲的脊柱下滑,沿途摘取更多的水分,變大,加速,最後落入股溝之間,仿如被那凹陷的時空所吸收。我的目光越過她的頭頂,觸到她前面的玻璃牆。玻璃牆後面是樓梯間,是通往樓下大堂的一個陰森的洞穴。在玻璃上,有一個透明的,如鬼魅一樣的老人模樣。老人就站在正在打字的女孩的身後。我摸了摸自己的臉額,的確是皺紋滿布。那就是我此刻的真正年紀。維真尼亞大概被光影的晃動所提示,回過頭來,看見是我卻沒有太大的驚擾。她淺棕色的雙瞳裡映照出兩個老年的我,但我不能肯定,她意識裡看到的我是哪一個。從她稍微讓開的上半身,我看到電腦屏幕上打滿了密密麻麻的方塊字,像畫,像建築的規畫,像人的形態,像物的排列。她挪動身子讓出椅子的右邊,招我坐下。椅墊正中的凹陷處有桃子形的汗印。她斜著身子,伸手在鍵盤上打字。屏幕上出現一個句子:你終於來了。她的手讓開,我的手接上,也在鍵盤上打字:我終於知道,我們之間隔了50年的時光。她微笑了一下,打道:你和你自己之間,也隔了50年。我打道:此話何解?她打道:我是說,當70歲的你,和20歲的你相遇。(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