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包比狄倫VS.周杰倫

2007/04/30 06:00

〈家物語〉文/呂政達

音樂學者說,我們在青少年時期聽的音樂、喜愛的歌曲,就會一輩子聽下去。

偏偏,即使在小家庭,甚至是三代同堂,當音樂齊鳴時,就像是不同時代的青少年聚在一起吵架。轉換成視覺,你能想像旗袍、蕾絲裙、迷你裙和牛仔褲穿在同一個女人身上的樣子嗎?

三代同堂的家庭成員形容,家裡的房間就像音樂的時光隧道。打開祖父的房門,你將聽見京劇花腔和鑼鼓點;爸爸的青少年則仍沉迷在六十年代民歌和叛逆的搖滾樂裡,他最喜歡的歌手是包比狄倫,一直批評現在的搖滾樂欠缺「思想和精神」。爸爸一度試圖將對包比狄倫的喜愛交棒給大兒子,大兒子則認為那是種搖籃曲,聽說狄倫兄已過六十歲生日,立刻打退堂鼓。

媽媽和祖母恰好是「群星會」那一掛的,她們大概以為,自從「群星會」停播後,台灣就再也沒有出過歌星了,而「南屏晚鐘」是她們點播率最高的一首歌。

家裡的小妹不太加入音響爭奪戰,看似弱勢,但她的ipod和MP3,卻最具有現代蔓延性格,帶著就走。日前,她還在五月天簽唱會上加入「高分貝尖叫行列」,展現一副天生的好嗓子。

這樣,總能相安無事了吧,偏偏客廳的CD音響仍是兵家必爭之地。音樂學家說,聽音樂時,我們都會有讓別人一起聽到的衝動,怎麼辦呢?最後只好明文規定使用時段,這家人唯一的交集是古典音樂。只要超過三個人聚在一起的時刻,一律只放古典音樂,誰也別爭。

兩年前,迷上嘻哈音樂的兒子,拚命拿家中的黑膠唱片去做效果,一度讓老爸自嘲是「資源回收」,現在望著刮痕累累的唱片,後悔都有些來不及了。後來老爸到骨董店抱了台真空管的唱盤回來,把客廳的CD換成黑膠唱片。當時他講了句很有哲理的話:「要讓你喜愛的音樂傳下去,就要孩子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學習聆聽。」不過從此以後,連媽媽和祖母都不回家吃晚飯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