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身口意三業〉扭轉霸王念頭

2019/06/24 05:30

圖/陳佳蕙

文/呂政達

直到現在,這麼一把年紀了,還是會有衝動難耐的時候,最初都是一個念頭,覺得什麼人的什麼事的做法大有問題,在年輕的時候,我真的會不顧一切地豁出去,先發一頓飆再說。

但也許就是歲月的禮物吧,現在,這種瀕臨爆發時刻來時,好幾次心裡會出現一個聲音:「一定要這樣嗎,嘿,你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內在小孩了。」成年的內心聲音忙著安撫內在小孩,「嘿,搞到事情不可收拾,你的血壓高漲,影響健康,你還是要去跟對方賠不是,何必呢?」

「 內在小孩」是心理學和輔導裡常用的觀念,我自己在讀心理學理論的時候,從沒有想到,內在小孩其實是很頑固的,即使你活到了30歲、50歲,內在小孩動不動就會冒出來,那個小時候的創傷、受傷過的往事,那些自覺比不上別人的自卑,不顧一切的衝動,時時存在著。每天,我們都要安撫內在小孩:「你不一樣了」、「你不再是那個小孩了。」

其實,說穿了,「內在小孩」就是一些念頭罷了,但這些「霸王念頭」由於童年到少年的強化和制約,不時的會冒出來。禪修的經驗裡,我們學習「數念頭」、「看念頭」,就說,不要因為念頭跑出來而覺得氣餒,讓念頭就像天邊浮雲一樣來來去去,但你不要陷進去,讓你的情緒和行為不被念頭牽動。

說是這樣說,但根據我自身的經驗,其實不容易,所以,當我自己真的做到「不隨念頭來去」,我會給自己一些獎勵,譬如,告訴自己「因為沒有真的衝動地去頂撞別人,我的心情果真平和下來了」,念頭一去仍然雲淡風輕,這樣,真的很好。

況且,那個念頭真可以稱為「我」嗎?有一個「我」稱為「念頭」嗎?

在佛教經典《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觀如來品第二》中提到:「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經九百生滅」,而一念又多久?

《菩薩處胎經》:「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幾識也?』彌勒言:『舉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識,皆令得度。』」

佛是要細微到比彈指還快的細微識都教人得度的,我們學習的則是當念頭湧出來時,告訴念頭:「不要緊,念頭總是會過去的。」就是禪宗盧舍那禪師的那句話:「古佛過去久。」久了以後,我們就能旋轉習氣。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