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全球觀測站〉老了不動 載你去兜風

2019/09/17 05:30

三輪車兜風讓老公民繼續能活躍於所處社會和當地社區,創造出不限年齡的幸福感。(圖片摘自https://cyclingwithoutage.org/

文/駐歐特約記者胡蕙寧

老人坐前位,騎士坐後座的三輪車設計,好讓老人家可以毫無遮擋地盡情欣賞沿路風景。(圖片摘自https://cyclingwithoutage.org/

家有老人懶得動或是根本無法自己行動?在歐洲有越來越多的志工加入帶著老人出去兜風的行動。安養院通常也會安排定期的外出散心活動,老人能走的自己走,不能動的就被人推著走。

「騎車不限齡」最原始的初衷,就是要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能夠外出活動。(圖片摘自https://cyclingwithoutage.org/

老了也要健康活,不管是自己獨居或是在安養院,就算是坐在輪椅上也不該只坐不動。不動的後果除了身體越來越衰弱外,還有社交圈的急速萎縮,接下來就是孤獨感不斷升高。以英國為例,有約兩成左右的老人可以整週不連絡任何親友,而越不連絡就越覺得孤單,惡性循環下去,對老人的身心理健康越壞,進而提高醫療和照護的負擔。

老了越不連絡親友,就越覺得孤單,惡性循環下去,對老人的身心理健康越壞。(資料照,彭博)

在這樣的顧慮下,鼓勵獨居與安養院高齡者外出,成了一種健康的風氣。歐陸國家在天氣好的路上常會遇戴著安全帽的「志工騎士」,用力腳踏三輪車載上一兩個或兩三個老人上路兜風。騎車外遊不但是孩童的夢想,老到就算動不了,還是有權利、有辦法繼續享受這種快樂。

在非政府組織「騎車不限齡(Cycling Without Age)」的組織下,載老人家出遊的這類活動越來越盛行,這讓老人重建與社區的人際關係,甚至跟年輕家庭發展出忘齡交情。老人可以在出遊活動中,提供他們的人生經驗,志工載老人出遊不但練體力、減重,還交上些「老」朋友,有些人談得來到培養出友情,甚至邀請入自家成為家族活動成員之一。

〈Let’s Go〉騎車不限齡 年踩世界70圈

「騎車不限齡」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創立7年以來,已經橫掃全球42個國家,設立1643個據點。這個原本只是為社區活動構想的活動大受歡迎後,開始跨出丹麥進軍全世界。

該組織已訓練出的近3萬名三輪車騎士中,最高齡的是90歲丹麥籍的哈斯(Jørgen Hass),而被載過的最老者是107歲新加坡籍的姚露(Yeo Iu音譯)。

在全球超過11萬名志工為老人做這項服務的努力下,該組織估計一年腳踏行路近3百萬公里,等於繞著世界踩70圈。該組織採用老人坐前位,騎士坐後座的三輪車設計,好讓老人家可以毫無遮擋地盡情欣賞沿路風景,騎士也可以就近與乘客聊天,不必回頭或旁顧而危及安全。所有志工騎士都必須接受完整的駕車訓練,課程從實習到上路都有專人監督。結訓的志工騎士可接受預約,也可以自己主動去老人院要求載客。

「騎車不限齡」創辦人卡索(Ole Kassow)就是位出門就踩自行車的騎士。整個故事的開始是他注意到一位認識的老人家,因為行動不便而必須用助行器才能出門散步。基於同理心跟同情心的他開始體會到這種外出的難處。有天心血來潮,他就租一輛三輪車跑去附近的老人院自薦說:「我是你們的鄰居,可以讓我載位老人家出去兜風嗎?」

老人院的職員去問問後,就帶了一名老太太來給卡索。他載她去港口兜風,一路上老太太說起自己的人生故事。這趟陪老太太的騎車之旅整個觸動了卡索,原來在他生活的城市中,隱藏著如此多的故事和回憶,不想想辦法挖掘出來豈不可惜?

〈發揚光大〉一輛三輪車 創造共享世界

在哥本哈根市府的輔助下,卡索一邊買下5輛載客三輪車,一邊徵求上百位志工,開始提供安養院中老人的免費駕車外遊。在載著5家安養院的10位老人出遊的浩蕩活動引起大幅報導後,非政府組織「騎車不限齡」於是在2012年創立,最原始的初衷,就是要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能夠外出活動。

幾次活動下來,志工發現載過的老人家,不管是平時沉默不語或是患有失憶症,一趟下來不但話匣子大開,人也變得有精神起來。有一名失明的老人甚至說,他雖然甚麼都看不到,但坐在三輪車上聞得到花香、聽得到鳥叫、還感受得到風拂面過的髮飄,那種愉快豈是老坐室內所能比。

卡索跟志工受到這些情感上的鼓舞後,更覺得這種作為很有意義,於是從丹麥跨出國境,下探德國漢堡的4天3夜活動,號召出10輛三輪車和20名志工,讓15位高齡70到90歲的老人坐在三輪車上出國。一名90歲老婦說,這是她15年來的第一次、也是此生最棒的一次跨國旅行。另名渾身無力的老人也說,這趟旅行讓他又整個「活了起來」。

該組織在亞洲數個國家也已經開始上路或籌辦中。卡索對媒體表示,這是跨上「共享世界」的一個夢想,藉此機會讓老公民繼續能活躍於所處社會和當地社區,創造出不限年齡的幸福感。

他認為這種行動是將微風拂髮跟親近自然的權利歸還給老人家,還可以在世代之間搭起感情的橋樑,加強社會間彼此的信任、尊重和陪伴感。丹麥的人文精神之一就是共享社會、人性尊嚴與尊重大自然,一趟三輪車旅程踏下來就全涵蓋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