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委蛇錄】 唐捐/追思文作法

2020/09/01 05:30

◎唐捐

◎唐捐

高級黑者,通篇熱頌而實帶冷嘲之意;低級紅者,本意在示愛,但由於話語過於肉麻淺露,讀來都是反效果。問題好像不在紅與黑,而在手法之高與低。還有一種文章,本應以對方為焦點,細看卻像是在「弘揚自我」,這便涉及主從輕重的藝術(與倫理)。

比方說寫追思文,可以這樣開頭:「驚聞XX大師仙逝的消息,只覺空氣中充塞著苦綠鹹藍的氣息,久久之後,我才分辦出來,那種感覺叫做失落。」迷離恍惚的氣息布置完畢之後,便可回憶與逝者相過從的經驗,其中少不了對話。

這需要兩種句式的穿插與鋪陳,第一類是:「當時我本無意多說,既承大師垂問,便直率地指出……(以下鋪陳自己的見解五百字)」第二類是:「大師的美學品味極高,持論嚴謹。」「大師十分訝異我居然知道這些細節。」「沒想到地位崇高的大師,頻頻點頭微笑。」

接下來應當稍稍放慢腳步,頌讚大師在某個或許多領域的驚人成就。如果能夠舉出大師如何嚴厲地譴責世俗之論,那就更好了。「想起大師一生傲視群倫,卻獨獨對我關愛有加,視我如雛鳳、如夜明珠、如馬中赤兔,我不禁泫然欲淚……(以下抒發悲慨五百字)」

至於大師生前如何臭罵你,你又做了多少匪夷所思的事,只宜從略了。

不是從記憶的河流裡抽身,而是要逆流而上。眾所欽仰的大師,生前愈是鄙夷你,你愈要反覆追思。追思之餘,最好寫一本或一系列專書來弘揚大師的學說,或者把你那些東拼西湊的見解通通說成大師的啟發。如此一來,你就能以文字的伎倆掩飾人生的伎倆了。

大師地下有靈,可能會氣到活過來。但沒關係,到時你已成為新時代的大師了。●

■【委蛇錄】隔週週二見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