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神祕花園】〈婚姻 璇轉門〉沒生小孩被婆家叨唸 自我封閉沒自信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三十七歲的蘋,已婚六年,因為夫家的其他妯娌和大小姑都有生育,自己的肚皮卻遲遲沒有動靜,每次聚會都會被公婆和周圍長輩們催生。親友們不時碎唸她要生要趁早,這些絮絮叨叨讓蘋有點喘不過氣,好像自己沒生是個異類,在這個家族裡很怪、沒價值,也因為自己在婆家常被當空氣感到傷心。「大家見了面不會關心我過得好不好,只在意我有孕了沒,從結婚開始,就感覺我一定要當媽媽才有發言權。他們很愛說某某某都生幾個了,妳怎麼還沒生?這些問話讓我愈來愈沒自信。這陣子又因為一些名人新聞,連我媽也加入施壓行列,不時提醒誰家的女兒都四十幾了還在努力做人。」看到許多友人生了孩子後夫妻爭吵不斷,又在育兒教養上常被婆家的人指責和干涉,更讓蘋不敢貿然行動。
【幸福處方籤】莫鑽牛角尖放棄溝通 互當啦啦隊彼此支持
時代在變,但社會文化依然認為照顧小孩是媽媽的天職,對女性的育兒期待較高。去年,新生兒人數破十年來新低,政府不斷加碼育兒津貼,少子化的改善成效卻依然有限。或許是因為大家更務實、謹慎了,知道真正的挑戰不在生孕,而在「教養」。不少人也像蘋一樣,對生或不生,還在抗拒或躊躇,擔心日後公婆的干涉和要求會愈來愈多,既在意別人的指指點點,內心同時又有個「愈被逼愈想反抗」的聲音。如果另一半又不願表態、立場搖擺,很容易覺得在婚姻中感到孤單或心生怨埋,甚至自我封閉。
許多人是在結婚後才發現彼此的婚家價值觀與對婚姻生活的想像南轅北轍、各有堅持。遇到人際問題無法解決、心情好像無人能懂,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逃避,但無論如何,婚姻故事的主角只有兩個;如何在親密與自主之間找到平衡、拿捏好互動之舞的舞步,是需要長時間練習的功課。
也許一時之間很難改變其他人的想法和期待,得不到想要的認同和尊重,但心靈的自由是他人奪不走的。一個心智與情感較獨立的人,不會只顧及重要他人的期待而忽略、迷失了自己,也不會過於鑽牛角尖而放棄溝通,讓自己不知不覺走向悲劇角色 。在壓力源較多的狀態下,更考驗夫妻的默契,彼此多一點支持、同理和當彼此的啦啦隊,危機就可能變成轉機。
(寫信給張璇:leohome1971@yahoo.com.tw)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