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迎春報喜虎力來3-1〉說故事 重溫年味

2022/01/28 05:30

圖片提供/《好忙的除夕》信誼出版

文/黃文綺

童年記憶中,農曆的除夕夜有項習俗,近年幾乎已成絕響,那就是放鞭炮。父親都會買一小截炮在陽台掛著,接近午夜十二點前點一支香準備著,等到客廳落地鐘的布穀鳥叫出十二點的第一聲,就點燃鞭炮,我和弟弟躲在客廳裡捂住耳朵,接著是此起彼落的鞭炮聲迴盪在街頭,而且幾乎整夜不停歇,我們在鞭炮聲中入睡和醒來。

每一個傳統習俗的背後都有多種故事版本,除夕午夜放鞭炮的版本,與「年獸」有關,據說是古時候每到農曆除夕深夜,都會有一隻怪獸出現吃人和牲畜,因此除夕當天,人們要遠走避難。一直到某個除夕,有位陌生老人來到村裡乞討,好心的婆婆給老人食物,老人說會幫忙趕走年獸……初一那天,人們回到村裡,看見老人披著紅衣迎接大家,而婆婆的家點著許多紅色燭火、門上貼著紅紙,院子裡還有啪啪炸響燒著的竹子。於是嚇走年獸的方式,演變成過新年穿紅色的新衣、放鞭炮、貼春聯的慶祝習俗。

「爆竹一聲除舊歲」是最常見的春聯吉祥話,對應著昔日除夕習俗與傳說,但試想著有一天,再也沒有人懂得這句春聯的意義。原因是那一炸開會滿街飛散紙屑的傳統鞭炮,已被不會造成空污、只有聲響的電子鞭炮取代,密集都市裡,夜半放鞭炮變成違反噪音管制,除夕夜鞭炮聲逐漸消失。

圖片提供/《好忙的除夕》信誼出版

〈過年很有趣〉農曆年 連外國人都愛

城市的發展和時代演進中,許多傳統逐漸式微,但是這些屬於東方華人文化的農曆年,可是仍然吸引著西方。就連著名的WINNIE巫婆,都在繪本《巫婆阿妮過新年》裡,盛大地過了一個農曆年,她把自己的城堡變成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到處掛著大紅燈籠,準備了各式山珍海味的年菜,宴請親朋好友,還有舞龍舞獅的大遊行,完全就大顛覆了巫界文化,最後還放煙火呢!

連外國人都喜愛我們農曆年的各種習俗和慶祝方式,我們自個兒可非得好好地享受每一次的農曆年。從小年夜開始,傳統有祭灶王爺的習俗,據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來人間考察善惡的,小年夜也就是除夕前一天,灶王爺要回天庭稟報,所以民間會在這一天用糕餅甜點來祭拜,請灶王爺能多說好話。

說到用甜食來祭灶,就聯想到「老鼠娶親」,可知那句「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的諺語裡,隱藏著另一個有趣的故事。早期的老房子和現代大不同,特別是廚房,夜裡最多的是老鼠覓食,善良的人們在過年時,會故意在廚房有老鼠的角落,撒上一些米鹽、糕餅;然後因為除夕的祭祖、圍爐一直到初二回娘家等,大家忙碌不已,初三可以鬆口氣休息一下,最後就有了初三要早睡晚起,因為老鼠要娶親,多給牠們一些時間囉!

圖片提供/《好忙的除夕》信誼出版

〈大小相聚〉有趣年節故事 說不盡

還有大家有沒有想過,剛要過完的牛年和將到來的虎年又是怎麼回事呢?傳統的年怎麼不是用數字來算,而是用生肖,還只有十二種生肖呢?可被這問題考倒了吧?沒關係,那就翻開《說學逗唱,認識十二生肖》,看看故事主角「虎大歪」是怎麼和「狗小圓」用詼諧逗趣的對話,把十二生肖的由來說得生動活潑、不落俗套。

這麼多農曆年的習俗和有趣故事,總隱藏著許多古人的善良和智慧,可千萬要為孩子保留,聽故事長大的孩子總是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即便父母記不清或是沒聽過那些故事,都可以從坊間的諸多出版品中尋找到,例如《好忙的除夕》、《跟著節日玩遊戲~過新年》、《送神過好年》、《鬥年獸》、《團圓》……等等。

總之,除了忙吃忙喝之外,還要過個好玩有趣、故事說不停的新年喔!(作者為資深故事媽媽)

(圖片提供/《好忙的除夕》信誼出版)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