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孩子教我的事〉孩子了不起 大人別小看!

2007/08/29 06:00

圖/王孟婷

文/張成秀

圖/王孟婷

小孩可以給我們很多機會教育,如果我們願意放下成人的驕傲與矜持,你會有不同的發現。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因為在天國裡正是像這樣的人。」上下文好像著重在小孩子單純、謙卑的特質,但小孩的好奇心,敏銳的觀察力、喜歡探索不同角度的特質,不也是常被許多「大人」塵封已久的寶貝嗎?

<別小看孩子1>小人兒的體貼 大人都輸她

母親生病,我一有機會就帶女兒去護理之家看她,我本來的態度是,這也是給我女兒的機會教育,先由我以身作則,示範給她看如何照顧長者,讓她也培養珍惜尊重生命及會照顧人的同情心。

先開始是我示範如何餵外婆吃飯,然後叫我女兒餵。那時媽剛拿掉鼻胃管不久,餵飯、喝水都還在彼此適應的過程,我餵的時候,不知怎的,媽時常嗆到,咳得滿臉通紅,上氣不接下氣,我女兒自告奮勇,要提早輪她接手,我一開始還不以為然,從旁一直叮嚀她(其實是囉唆她)餵小口一點,餵小口一點,結果過了一會,讓我驚訝的是,媽居然嗆到的機率大減,我只好放下身段,向我女兒虛心請教她成功的秘訣。

結果她條理分明的說:「媽,妳餵的每一口雖然小口,但妳太性急,她第一口沒吞完,妳就接著餵第二口,當然容易嗆到,我注意到外婆一口需要比較久的時間吞嚥。」心想可能是鼻胃管塞太久,吞嚥功能太久沒充分練習,雖然我之前時常從口餵一頓軟的食物,如嬰兒食物、布丁等,但一小頓零食和三餐正餐都用嘴進食還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她接著說:「我就餵完一口後,就心裡從一數到一百,再餵第二口,這樣就確定她每一口有足夠的時間吞嚥!」我瞠目結舌,她從哪裡學來的呢?我從沒有教過她這些!她自己找到了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神藉著我這慢郎中的女兒給我這急驚風的媽上了一堂寶貴的課!我成天都在催她,快呀,加油。

Lesson1:原來人生有些事是急不得的!

<別小看孩子2>小人兒的觀察 大人也佩服

另一次,帶她去看我媽,她那天精力頗充沛,跟隻猴子似的,在我媽床四周爬上爬下的,還爬到幾乎一人高的窗台上坐著,雙腳還晃啊晃的俯瞰著我們,我是一向神經比較大條,也較相信讓小孩適度的探索及體能活動是好的,就沒制止她。

過不久,有看護人員進來,驚呼:「唉呀!小妹妹,摔下來怎麼辦,快下來!」她靈活地一伸腳就安全落在我媽床上,還跨過我媽身上,正要提醒她這是不禮貌的行為時,她一骨碌地躺在我媽旁邊,頭挨著我媽的頭,睜著她那小孩子特有、黑白分明,眼白有時還發藍的雙眼東張西望,不久就驚嘆:「媽,外婆這邊看出去好無趣哦!就是一個四方形的天!」

我也把頭挨過去,我們一左一右夾著媽媽的頭,這是我第一次從我媽的角度看東西,真的非常無趣,一個長條型的窗戶,看出去只有水泥森林及天空,還被一排屋簷把藍天遮掉一大斜角,女兒開始和我七嘴八舌討論起來要去買一些盆景,常青的,有花的,各式各樣的來裝飾這個窗台。

其實,我並不是很鈍的人,我之前也有裝飾我媽的房間和床,挑了一些值得紀念的照片貼在床頭,事後想想當初貼的目的,一方面是讓環境看起來較活潑,而不是醫院死白的牆面,另一方面,我的確比較設定給照顧者看的。

我想讓他們看到,我媽不是一直這樣斜眼鬥雞的,她曾是個美人胚子,而且個性開朗活潑,我們還找到一些哥嫂帶她出遊時,媽頑皮的雙手拉著一根橫樹幹吊單槓的樣子,雙腳都離地縮起來哦!70多歲的人還是生龍活虎,這些照片讓很多人讚嘆,我也希望觀者(照服員)能跟我一樣,看到媽的潛力,對她抱一絲希望,或因為喜歡她的開朗(雖然是過去式)而更樂意幫助她。

但處心積慮的我卻也有掛一漏萬的時候,我忘了除了照服員還有一個觀看者也很重要,就是那個被照顧的人,我女兒給了我另一個機會教育,用被照顧者的角度來看世界,看事情。也許我們的世界真的大不同。

Lesson2:放下成人的驕傲,向孩子學習。

(作者為Google台港業務總經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