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你可以這樣做〉當孩子怕黑時……

2007/09/04 06:00

圖/陳佳蕙

文/ISA

兒子今年已經5歲了,從懂事開始,他就一直不敢單獨睡覺,連上廁所都一定要有人陪才敢去,特別是晚上的時候。他總是那麼「怕黑」、「怕鬼」,如果沒有人陪同,他就一直忍著,甚至尿褲子……。

為何產生恐懼心理?

道生華城托兒所教學組組長陳桂盈表示,有一些原因和情況,在不知不覺中會造成幼兒的恐懼心理,是父母必須注意和避免的:

1.大人的恐嚇:當孩子不聽話或淘氣時,有些父母會用鬼來嚇他,「你如果再不乖乖聽話、坐好吃飯,待會恐怖的虎姑婆就會找你!」或是將孩子關在黑暗的地方,如小房間、廁所等,藉以處罰、警告孩子,此方法容易讓孩子產生怕鬼和怕黑的情緒。

2.獨處:孩子的世界裡,往往是伴隨著黑暗、陰影和獨處等因素,特別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比較缺乏安全感,容易產生恐懼。當他說「有鬼」時,可能是害怕黑暗裡看不清楚的物件、可能是曖昧不明的陰影,也可能是自己不願一個人獨處、害怕孤獨……。

3.過分的渲染和誇大:幼兒如果有父母、親人的陪伴,給他安全、親密的安慰,幼兒是不會怕黑的。但如果父母親本身就怕黑,經常大驚小怪或尖叫,孩子會產生「負面的模仿」,並加深他對黑暗的畏懼感。同樣的,「怕鬼」也是大人對此過分的渲染和誇大所致,尤其是動作和表情,讓幼兒永生難忘,影響將來一輩子。

4.電視傳播媒介的影響:一些電視節目或靈異節目,都會將鬼和黑做關連的搭配,再配合一些詭譎的音效、動作和道具、化妝,經過大眾傳播工具的渲染,「鬼很恐怖,它會出現在黑暗的地方……,」於是「鬼」和「黑暗」在孩子心裡便有了形象,甚至加深對它的恐懼感。

要協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應先了解孩子所害怕的到底是什麼,如害怕黑暗,應陪伴他在黑暗中逐漸壯膽,增加面對黑暗的勇氣;如果恐懼暗影造成的幻象,應先讓他看清楚陰影的真面目。藉由父母親的陪伴和情感支持所給予的安全感,應可得到紓解。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