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讀者迴響】安養照護 路迢迢

2022/10/05 05:30

安養照護 路迢迢

文/汪安台

在7月22日家庭版〈給照顧者愛的鼓勵〉這篇文章,我被深深觸動。長期照顧者的憂鬱、「照顧創傷」,也是我幾年前的寫照。

當初因雙親年邁需要照顧,我毅然遷居回故鄉,長照之路不僅長,而且一路下坡。最後幾年,我一個人當三個人用,外面工作、家裡兼職,因母親不信任外籍移工,我更一肩挑起照料家庭與看護全部的事。後來母親無法站立,須有人隨侍在側,我把母親送到附近有護士的安養院,每天在上下班前後去安養院。安養院有類似醫院加護病房的大寢室,裡頭擺了十幾張床,每床都是無法言語無法走動,甚至需要插管餵食的孱弱生命。我當年是額外付兩萬多元,把母親安置在個人房。那小小房間,無法有多餘裝飾,沒有人味,沒有個性,就只是一張床和一個小櫃子。個人房多了隱私,但也多了寂寞,即使我每日都去安養院,送母親愛吃的食物、拿換洗衣物,仍發現除了我推著她的輪椅去公園之外,母親整天待在小房間,不和人說話也不願出去,最後連看報、電視都不願意,只剩下空洞的眼神。

直到今日,我仍會想起安養院種種景象,最讓人心酸的,就是生命竟然縮減到幾乎沒有價值的呼吸,照護者與被照護者的人性、自主都在衰敗裡被抹平和遺忘。

往事如煙,但很真實、很歷歷在目,而且可能就是我未來的寫照!人傷我痛,人苦我悲,想到自己的未來,當通貨膨脹愈來愈嚴峻,當每個家庭可支配所得差距持續擴大,會不會到了我須被照護時,連有人來量血壓、餵藥都是奢求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