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生活停看聽】職場集乳 好心酸

2022/12/13 05:30

圖/達志影像

文/Kanawa

那日,鄰座的同事對我說:「控制妳的離席時間。」我愕然,告知離席是去「做便當」(集乳的美稱),並虛心請教是誰誤解或說些什麼嗎?同事只回答,他能理解,但讓我照做就是。

心裡一股委屈,被霸凌的感覺再次湧起。

我的第一胎,是一對龍鳳胎。那時在日商企業,對職場媽媽不甚友善,產後未能請育嬰假,產假結束後即刻返回工作崗位。此次第二胎,是帶著球轉職,故也未能請假。

政府友善母親,給予了育嬰假,但公司的主觀考核也影響著媽媽是否能依規請假。法規給予返回職場的媽媽一日兩次、每次半小時的集乳時間,也受限於工作性質、場合以及風氣。

媽媽因生計或各種需求,無法陪伴嫩嬰度過適應地球的時期,已是愧疚。能不能哺乳,除了體質,也有家庭工作是否能配合等等的因素。

省下奶粉錢不會是媽媽的最大考量。因為光是花費時間集乳,所耗費的心力體力就無法計算,更不用說為了給母乳寶寶營養,諸多的進補以及禁食。以自己來說,扣除在寶寶身邊親餵,單單每次機器集乳15分鐘,加上事前準備及事後清洗時間約莫30分鐘。一日6次等同於3小時,一年就1,095小時,相當於一個半月的時間在集乳。

不只每日集乳完就要開始倒數計時下一次,晚上再累也要完成工作流程才能歇息,因為一旦逾時,可能塞奶、甚至導致乳腺炎。並且出門在外也要事先做好時間規劃及空間尋找,還需要旁人的支持與協助。

但,政府推廣母乳哺育,卻控制不住人心。在前東家就因離席集乳而招來閒言閒語,也反應在考績上。此次,又再次被同事提醒,真正是委屈得無以復加。

無法陪伴孩子的愧疚、因怕工作做不完而不輕易離席去盥洗室、覺得自己比別人多偷了一小時去擠乳的心虛、在每次集乳前後奔跑著擔心逾時⋯…等等的委屈湧上,其實我們也不想當薪水小偷,我們只是想在能力範圍內給予孩子最好的。

感謝很多在這段哺乳路上給予幫助的同事,伸出援手、理解或支持著我們。也請那些不能同理的,多給我們這些闖入職場的「母牛」多一些體諒及空間。

即便有著重重困難,我們依然會為了孩子勇往直前。孩子會長大,我們也會很快回歸正常軌道。就讓我們好好的在孩子及職場間,盡最大的努力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