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週末.藝週致敬大師】緬懷朱銘─一生全心全意的藝術修行
朱銘工作照。(柯錫杰攝影)
文/吳垠慧 圖片提供/朱銘文教基金會
朱銘,是台灣藝術界的傳奇。他的傳奇,來自對追求藝術夢想的破釜沉舟,也來自為追求藝術攀峰的義無反顧。逾半世紀的創作生涯,朱銘留下豐富多變的雕塑作品,他的創作採用西方的媒材和語彙,卻能充分展現東方的形式與思維。2022年底,朱銘推出新作〈人間系列─美女〉,沒人料到這會成為遺作展。斯人遠行,仍為世間留下美的印記,從「藝」而終,典範在夙昔。
朱銘的近作〈人間系列─美女〉(2022)。
工藝雕刻師傅「朱川泰」
朱銘之所以學習木雕技藝,和父親的主張有關。朱銘本名朱川泰,1938年生於苗栗通霄,在家排行老么,有兄姊10人,出生時父親朱李記51歲、母親王愛41歲,加起來92歲,因而有個小名「九二」。朱銘幼年經歷過因太平洋戰爭轉劇、台灣被轟炸頻繁的戰事洗禮,全家躲到深山。接著是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撤台等政治環境的改變。在台灣民生普遍困難的時期,朱家同樣艱難,小學一畢業,朱銘就到雜貨店當店員,適逢通霄的媽祖廟「慈惠宮」有整修工程,邀集民藝好手如:民族藝師黃龜理(1902-1995)、通霄木雕業祖師李金川(1912-1960)等人皆參與其中。朱李記盼望么子也能擁有謀生的一技之長,遂帶著15歲的朱銘向李金川拜師學藝,而朱銘也確實在木雕上展現興趣和天分。
1950、60年代的通霄是木雕產業重鎮,也承接外銷訂單,木雕業鼎盛,1961年朱銘在通霄開設「海洋雕刻社」,以民藝雕刻為生,同時他也勤於報名參加美術比賽,1966、67年分別獲得「台灣全省美術展覽會」雕塑部優選獎、雕塑部第3名。從現存1960年代作品可知,朱銘對雕刻技術的掌握已臻純熟,這部分也受到楊英風的讚許。
朱銘的木雕〈關公〉(1970)。
雕刻藝術家「朱銘」
如果沒有拜師楊英風(1926-1997),朱川泰不會成為朱銘,也可能不會出現我們今日熟知的藝術樣貌。無論是「朱銘」名字的由來,抑或是練太極拳強身,都是楊英風給予的建議。楊英風致力將中華文化精髓現代化與國際化,他的雕塑代表作〈鳳凰來儀〉、〈太魯閣峽谷〉等都是將形體淬煉後,展現出東方精神性的美感。
1968年,一心想突破自我的朱銘北上想拜師楊英風,年逾30的他當時已是小有名氣、收入頗豐、有4個孩子的雕刻師傅,拎著兩個包袱到楊府按門鈴,楊英風從這位不速之客包袱裡的〈慈母像〉和〈玩沙的女孩〉雕塑作品看見蘊藏的「光采」,也被他的心意感動:工藝師可靠訂單過活,但藝術家即便成名了,也不見得能靠賣作品為生,朱銘破釜沉舟的意志,打動楊英風允諾收他為學生。
朱銘的木雕〈玩沙的女孩〉(1961),表現新婚妻子蹲在通霄海灘上玩沙的情景。
朱銘為此舉家北遷,白日到楊英風工作室學習,晚上回家再鑽研。楊英風不是傳授雕刻技術,而是教導現代雕塑的觀念和精神,如:拋開精湛技巧的「減法」道理,且從朱銘的特長引導出他獨有的氣質和風格。楊英風為他取名「朱銘」,取其「銘記在心」,也希望全世界都能記住這個名字,透露出為師的殷切企盼。朱銘自此從工藝雕刻踏入藝術創作領域。
1976年,朱銘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首次木雕個展,蔚為轟動,報紙副刊一連5天大篇幅報導,由於參觀者眾多,史博館為此延長展期,其中一件木雕〈同心協力〉刻畫載運大量木頭的牛隻和農人,齊力在傾斜坡道上前行的奮力模樣,對當時身陷外交困境的台灣來說,無疑是件振奮人心之作,朱銘和洪通同被標舉為1970年代台灣鄉土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1996年,朱銘依據這件原作重新再雕刻一件〈同心協力〉,做為朱銘美術館的典藏。
朱銘的木雕〈同心協力〉(1996),為朱銘美術館典藏的作品。
東方精神的「太極」
1976年於史博館的首展一鳴驚人,同年又獲頒「文藝獎章」、「台灣十大傑出青年」、「國家文藝獎」等榮譽,奠定朱銘在藝術界的地位,雖然大眾關注的是「鄉土系列」的〈同心協力〉、〈關公〉等作品,然而,另些名為〈功夫〉的作品卻已預示「太極系列」的出現,而這才是讓朱銘站上國際舞台的關鍵。
相對於受外界讚許的「鄉土系列」,朱銘更熱切追求發展的是從〈功夫〉延伸出的「太極」,將自己體悟到太極拳的鬆、柔、虛、實等狀態融入雕刻創作。他揚棄擅長的寫實雕鑿,在「太極系列」力求簡潔和精神性的表現,曾說:「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鬆、沉,講求內勁、聚力,是穩重而凝斂的一種拳術。我最近的作品就是想越簡單越好,只抓住精神把太極拳的韻律感表現出來。」
朱銘的代表作〈太極系列─單鞭下勢〉(1986)。
將「鄉土」拋開轉向「太極」,一開始台灣社會並未給予認同,朱銘卻認為「學習是為了獲得,修行是為了忘記」,他在藝術追求的過程總不滿足於現狀,一路學、一路丟,每一次的突破都會丟掉過去、再創新的藝術成就,成了朱銘往後多變的創作路上、唯一不變的定律。
1977年,朱銘以「功夫」為主題在日本舉辦個展,隔年在東京中央美術館個展中的作品〈太極系列─單鞭下勢〉被日本箱根雕刻之森美術館典藏,「太極系列」成了朱銘躋身國際藝術家的代表作,也打開東方雕塑型態的新扉頁。
朱銘的雕塑〈太極系列─飛撲〉(1988)。
回眸「人間」的形色百態
1980年代,朱銘赴美找尋創作及展覽的契機。1981年在紐約漢查森藝廊舉辦個展,且銷售出作品被視為「奇蹟」,往後多次在此畫廊推出個展。朱銘在紐約發展出「人間系列」,和「太極系列」並行發展並展現不同的風格。「太極系列」一開始從簡化拳術的招式而來,而後逐漸不隨「形」走、而隨「意」行,追求精神上的體悟,最後才有〈太極拱門〉這樣擺脫造形束縛的抽象之作,對此朱銘也說過:「不單是刻這一招或那一招,而是走到這一招到下一招之間的演變。」他丟開嫻熟的傳統雕刻工具,改用機械鏈鋸,減少表面雕鑿的刀痕,讓塊面更顯俐落。
朱銘的大型雕塑〈太極系列─太極拱門〉(2001)。
若說「太極」追求的是意境之美,「人間」反映的是對俗世人間、形色人物的透視與觀察。在紐約的生活觸發「彩木人間」的出現,由此展開的「人間系列」一再演變,朱銘在創作上從不自我重複,他說:「我一生所奉獻的語言,不是雕刻語言或繪畫語言,而是以修行為中心思想,一以貫之的藝術語言。」因此,在創作媒材上除了使用木頭,另也使用陶土、海綿、青銅、不鏽鋼等,題材上更是含括眾生百態:紳士、女郎、市井小民、運動員、三軍等,「人間系列」隨著做為公共藝術散布在國內外成為城市景觀,也因具有互動性的趣味而廣受民眾喜愛,經常成為拍照熱點。
朱銘的雕塑〈人間系列─紳士〉(2003)。朱銘在香港文化中心的公共雕塑作品〈人間系列─排隊〉(2002)。
朱銘雕塑成永恆
1976年在史博館的首展後,開啟朱銘的國際展覽邀約,日本、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地區國家,以及美、英、法、德、盧森堡、比利時、加拿大等均有展出,地點也具指標性,如:倫敦南岸文化中心(1991)、英國約克夏雕塑公園(1991)、箱根雕刻之森美術館(1995)、法國梵登廣場(1997)等,其中,法國梵登廣場大展為巴黎市政府主辦,朱銘是華人世界第一位在這個廣場展出的雕塑家,顯見在國際藝術界的聲望已達巔峰。展覽之外,大型雕塑也廣被設置在公共空間,如:1989年,建築師貝聿銘(1917-2019)邀請他為香港中國銀行大樓建造〈太極系列─和諧共處〉,與大樓形成強烈對比。
朱銘的作品被國內外藝術機構收藏,也是藝術市場追捧的對象,尤以「太極系列」為最。2010年〈單鞭下勢〉在羅芙奧台北秋季拍賣會上以新台幣8,224萬元賣出,不僅創下朱銘作品的拍賣新高,也是當時台灣雕刻藝術單一組件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
由於創作量豐沛,朱銘興起為作品找個「家」的想法,決意在北台灣創設一座以雕塑為主題的美術館,也落實他「種活藝術種子」的夢想。1987年在新北市金山展開「朱銘美術館」的創建工程,從規畫、整地、建築設計到施工,朱銘無不親自參與,歷時12年,荒地終成公園;1999年傾注心力和財力打造的朱銘美術館開幕,20多年來深耕藝術教育、推動雕塑藝術的研究發展等;2017年朱銘美術館獲得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表揚,為亞洲唯一獲獎的私立美術館,與法國羅浮宮並列;2019年朱銘亦獲總統文化獎「文化耕耘獎」殊榮。如今,這座美術館成了他留給台灣社會最珍貴的藝術資產。
朱銘的大型作品〈人間系列─三軍(海軍)〉(2005)。
朱銘小檔案
1938 生於苗栗通霄,本名朱川泰。
1950 通霄國小畢業。
1953~1957 拜師李金川學習廟宇雕刻及繪畫。
1961 與陳富美結婚。
1968 從楊英風學習現代雕塑。
1976 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首次個展造成轟動。獲「國家文藝獎」等殊榮。
1977 東京中央美術館個展,此後在歐、美、亞洲等地廣受邀約展出。
1980 赴紐約創作並增廣見聞,發展出「人間系列」。
1999 歷時12年打造的朱銘美術館於金山開幕。
2004 獲「行政院文化獎」。
2019 獲總統文化獎「文化耕耘獎」。
2023 辭世。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