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世界超有事】義大利蠶豆季 讓人又愛又怕

2023/05/25 05:30

義大利五月蠶豆季,新鮮蠶豆搭配起司受歡迎。(圖片提供/羅馬文化觀光推廣官網)

文/愛莉森

五月是義大利盛產蠶豆的季節,羅馬每年都會舉辦蠶豆季活動,推出以蠶豆搭配起司、肉類,或是打成泥做成蘸醬的各種小吃,農家也會擺攤,賣新鮮現採的蠶豆;不過有一群人卻對蠶豆避之唯恐不及,甚至發起抗爭運動,要求禁止栽種蠶豆,因為對他們來說,蠶豆是致命的食物。

害怕蠶豆的人很多都是「蠶豆症」的患者,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先天代謝異常疾病,患者體內缺乏一種酵素,如果接觸到蠶豆、樟腦丸或某些藥物,會出現溶血現象,導致急性貧血、黃疸、脾臟腫大,更嚴重的會造成心臟病衰竭而死亡。「蠶豆症」在地中海、非洲和中東地區盛行,台灣的客家族群罹患的比例也很高。

每到五月,羅馬的餐廳和市場就會貼出「食物含蠶豆」的警告標語,義大利許多城鎮也立法禁止在學校和醫療機構附近種植,因為有些蠶豆症患者,只要吸入蠶豆花粉就會發病。

蠶豆在義大利有兩種衝突的意象,它既代表春天和生命,同時又是死亡的象徵。據文獻記載,古希臘哲學及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畢氏定理發現人之一)就十分痛恨蠶豆,他曾說寧願和敵人短兵相接,也不願意走過一片蠶豆田。他認為亡者的靈魂附在蠶豆上,中空的莖則是通往冥界的階梯。古希臘一些作家也不喜歡蠶豆,除了覺得外型不討喜,吃了還會脹氣,像是生命的氣息都要被抽空了。

儘管蠶豆有著許多「黑歷史」,但大部分義大利人仍將蠶豆視為是生命的象徵:中世紀的義大利曾經歷嚴重乾旱,幸好有蠶豆讓人們免於飢荒,如今在教堂的祭壇上,還供奉著像蠶豆形狀的「死亡之豆」糕餅。

在美食面前,義大利人是絕對臣服的,即使有些廚師本身患有蠶豆症,也不會捨棄上天賜予的美味,他們會乖乖交出鍋鏟,讓別人來料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