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小令/土的漣漪

2023/06/05 05:30

◎小令

◎小令

挑好心儀的陶碗,被老師叫住,說這剛出爐,要再磨一下。我點點頭跑走,又跑回去看怎麼磨。

教室一直都是昏暗的光。老師按著碗,切成小塊的砂紙在碗的身上來來回回擦拭,發出穩定好聽的聲音,像被風吹動得很慢的竹林。

桌上還有一小碗水,砂紙磨一磨,有粉塵,有看不見的顆粒附著,就沾沾碗裡的水,洗掉那些再繼續磨。

碗好了。我還迴盪著竹林般的摩擦聲,想起曾從山上帶下來的一塊柳杉的切片,遲遲沒有磨好;原想整理完表面後,用做茶盤,但一直拖著;被提醒回去後要記得先薄薄塗一層白膠,保護木頭,讓乾燥的速度慢一點,以免濕度變化太大,導致木頭裂開。結果還是忘了,木頭也裂了。

陶課下課前,老師總會幫每個學生泡一杯茶。明明收好東西要走,捧著一杯熱茶,忽然不知道怎麼調整想回家的心情;更別說做陶都到深夜,已經餓得昏暗,熱茶下肚更餓,一時也吹不涼。

教室小小間,很安靜,吹得太勤也顯失禮。明明是來學陶想做茶具,卻拿一杯茶毫無辦法。

帶回來的陶碗,順手一放木盤上,意外搭配;木盤的年輪一圈圈向外生長,對應著陶碗,也是一圈圈向外拉胚製成。年輪的圈數與陶碗的圈數儘管不同,但都旋轉而出,都有一個中心的起點。

想起那些深夜,喝過老師泡的茶;那是我習陶的起點,也是最接近土的時光;我跟柳杉或陶碗沒有任何差別,不只是燒硬的土或切下來的木;我把木盤跟陶碗的中心點對齊,彷彿它們一直持續漣漪般,向外擴張生命。

陶碗啟用前,還要浸泡一段時間的洗米水,以填滿陶土的孔隙。拿掉陶碗,又只剩下木盤。看了看房內一些凌亂的乾燥花材,挑一支九芎的果序,插在木盤的裂縫處,彷彿在操場邊,長出了一棵大樹。●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