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推薦表演】全球最忙的管弦樂團─紐約愛樂181年

2023/06/18 05:30

紐約愛樂是美國史上最古老的交響樂團,在美國音樂發展歷程中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關鍵角色。

文/林伯杰 圖片提供/牛耳藝術提供

古典音樂,有時亦成為一國之國力展現,從文化推廣、政經號召、乃至外交宣傳來觀察,代表美國的紐約愛樂,被賦予超越一個樂團既定的形象。當然,回歸音樂的本質,紐約愛樂自有其非凡實力之所在,才能擁有「音樂大使」的響亮招牌。

很難想像,紐約愛樂成軍至今已超過180年,與歐洲彼岸的維也納愛樂同年創立。1842年3月28日,維也納愛樂舉辦首次音樂會;同年12月7日,紐約愛樂也進行第1場音樂會,由美國本土出生的指揮家希爾(Ureli Corelli Hill)領銜,演出貝多芬的《第5號交響曲》等,於百老匯的阿波羅音樂廳舉行,觀眾僅能容納600人。

美國最早的管弦樂團在建國10年後的1799年成立,1842年建團的紐約愛樂雖然排名第3,卻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美國樂團。草創之初,紐約愛樂為了籌建自己的家,1846年召集400位表演者,共同呈現貝多芬的《第9號交響曲》,這不僅是美國首演,且終樂章〈歡樂頌〉改以英語演唱。

紐約愛樂成立已超過180年,至今已演出超過2萬場次,可說是全球最忙碌的管弦樂團。

紐約愛樂1842年創立 1917年首次錄製唱片

隨著經濟快速繁榮,紐約這座移民大城市,可容納的不僅只有一個樂團,德國的達姆羅許(Leopold Damrosch)1876年應邀擔任紐約愛樂的常任指揮,卻不獲團員與大眾喜愛,一怒之下,他成立紐約交響樂團。爾後更獲得鋼鐵鉅商卡內基的支持,為其打造赫赫有名的卡內基廳,成為紐約愛樂長達半世紀的最大競爭對手。

紐約愛樂為了拯救慘澹票房,1877年請來有自己專屬樂團的湯馬斯(Theodore Thomas)擔任指揮,一舉改善了紐約愛樂的財務壓力。不過1891年他帶著13位紐約愛樂團員到芝加哥,創立了芝加哥交響樂團。此時匈牙利出生的指揮家賽德(Anton Seidl)接棒,他不僅把樂團帶到卡內基廳演出,更於1892年負責德弗札克的第9號交響曲《新世界》之世界首演。

遺憾的是1898年賽德因食物中毒突然離世,歷經3任不算成功的總監,到了1909年,紐約愛樂協會的首位女性主席謝爾頓(Mary Seney Sheldon),決心將樂團打造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樂團」。她籌集30萬美元(約等於現今新台幣1億元)來進行樂團的改革重組,並敦請剛與維也納宮廷劇院鬥爭失敗的指揮大師馬勒(Gustav Mahler),簽約來美演出4個樂季。

1908年元旦,馬勒先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登場,由於歌劇院請來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分擔」他的指揮工作,於是馬勒將工作重心移往紐約愛樂。1909年馬勒正式成為紐約愛樂常任指揮,將原本1個樂季18場次演出,一舉擴增到54場,不過他指揮自己創作的第1、2號交響曲,反應卻都不佳。

梵志登曾於2018年紐約愛樂亞巡時率團來台演出。

1911年2月21日,馬勒在指揮紐約愛樂演出義大利當代作品之後生病倒下,成為他生命中最後一場演出,搭船回維也納,3個月後過世。儘管接任的捷克指揮家史坦斯基(Josef Stránský)被認定無法承續馬勒的榮光,但紐約愛樂也於1917年首次錄製唱片。

知名作曲家馬勒也曾擔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

1920年代整併其他樂團 成為美國最偉大樂團

邁入1920年代,紐約愛樂開始舉辦輕鬆自在的戶外音樂會,提攜美國本土作曲家,並首次雇用女性團員。更關鍵的是陸續整併其他樂團,例如1921年併入紐約國家交響樂團,荷蘭的孟格堡(Wilhelm Mengelberg)亦成為紐約愛樂的新任總監,到了1928年,達姆羅許的紐約交響樂團也被合併為一,實現了紐約愛樂協會長久以來企圖建立「這個國家最偉大的樂團」之願望。

整併樂團自然會有裁員,當時負責執行這項人事手術的,正是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他先擔任客座指揮,1928年與孟格堡共為音樂總監,1930年帶領紐約愛樂首次前往歐洲巡演,獲得極高評價,並開始進行每週日下午的廣播音樂會。CBS與紐約愛樂的廣播演出持續了38年之久,最著名的一場是1941年12月7日,當樂團慶祝成立百年的演出之際,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正在演奏布拉姆斯《第2號鋼琴協奏曲》,記者突然插播日本轟炸夏威夷珍珠港之新聞消息。

托斯卡尼尼於1936年卸任,仍持續擔任客座指揮。二戰後,雖然1947年請到德國大師華爾特(Bruno Walter),但71歲的他以年事已高之理由,婉拒總監職務,改「音樂顧問」頭銜帶領紐約愛樂。1943年11月14日,當時仍為客席指揮的華爾特在演出前重感冒,甫擔任助理指揮的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臨陣上場,一舉成名。然而伯恩斯坦之後不但擔任紐約市立交響樂團、以色列愛樂的職務,還忙著寫《西城故事》等作品,直到1958年才終於接下紐約愛樂音樂總監一職,成為該團邁入20世紀後的第1位美國指揮家。

此時電視普及,伯恩斯坦開始為CBS製作週六下午的青少年音樂會,雖然紐約愛樂早在1885年便有親子音樂會,但伯恩斯坦不僅為電視節目親自撰寫腳本,邀請有才華的年輕音樂家,還負責解說與指揮。青少年音樂會自1958年1月18日於卡內基廳開播,主題為「音樂是什麼?」,直到1972年第53場,介紹霍爾斯特《行星組曲》做為結束。透過電視無遠弗屆的播送,引領無數人愛上古典樂,至今依然透過書籍與錄影的再版發行,深遠影響不同世代的樂迷。

睽違5年,紐約愛樂將在音樂總監梵志登帶領下訪台,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2場音樂會,並首度赴高雄衛武營音樂廳演出。睽違5年,紐約愛樂將再度由音樂總監梵志登率團訪台,這也將是北美5大樂團中,首先在疫情後重返亞洲巡演的天團。

20世紀後首位美國指揮家 伯恩斯坦造就最早馬勒狂熱

伯恩斯坦除了1959年帶領紐約愛樂首次前往蘇聯及日本演出,他也積極提倡當代音樂與美國作曲家,任內共計有109首委託創作,更錄製了數以百計的唱片,也造就了最早的馬勒狂熱。在他任期間,紐約愛樂的團址於1962年從卡內基廳遷至曼哈頓林肯中心、擁有2200個座位的艾文.費雪廳(今日改名為大衛.葛芬廳)。指揮上千場的伯恩斯坦於1969年辭去總監職務,樂團奉上桂冠指揮榮譽。

大衛.葛芬廳位於紐約市,是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的一部分,它是紐約愛樂的主場地,有2,738個觀眾席。

接續伯恩斯坦的是布列茲(Pierre Boulez),他是第1位擔任音樂總監的法國人,在他6年任期,延續了伯恩斯坦提倡當代音樂之理念,致力推廣鮮為人知的冷門曲目。接著是印度孟買出生的祖賓.梅塔(Zubin Mehta),1978年就任時,年僅42歲,成為紐約愛樂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音樂總監,而長達13年的任期,也是在位最久的總監。梅塔所創下的紀錄,還包括與紐約愛樂在中央公園演出,多達80萬名觀眾出席;更在1984年率團首次造訪印度與台灣。

被譽為「舊時代的最後指揮大師之一」的庫特馬殊(Kurt Masur)於1991年接任音樂總監,對老團而言,是重新出發的契機。前小提琴首席迪克特羅(Glenn Dicterow)回憶道:「要將105位充滿個性的樂手團結在舞台上,是項艱苦的工作……他嚴刻且熱切的態度,改變了大多數的我們。」適逢2001年紐約遭受911恐怖攻擊,馬殊指揮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並帶領樂團首次前往中國演出。

梵志登指揮紐約愛樂在大衛.葛芬廳重新開幕後的第一場樂季音樂會。

足跡遍及63國、435座城市 6、7月來台演奏饗樂迷

此時紐約愛樂已是最具代表性的美國文化象徵,另一項劃時代的音樂外交,則在下一任總監馬捷爾(Lorin Maazel)手上完成。神童出身的馬捷爾12歲便曾指揮過紐約愛樂,但隔了一甲子、世界繞了一圈,才於2002年接任音樂總監;2008年他帶領紐約愛樂前往世界最孤立的國家:北韓,演出德弗札克《新世界》、蓋希文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及韓國民謠《阿里郎》,創下音樂無國界的里程碑。

馬捷爾之後是美日混血的吉伯特(Alan Gilbert),不同於歷任總監,他是道地的「紐約之子」,父母都是紐約愛樂的團員,吉伯特可說是在紐約愛樂長大。他指揮了樂團的第15000場音樂會,並於2014年率團來台演出,但其實早在30年前,學生時期的吉伯特就曾隨著學校樂團來到台灣演出過。

現任的音樂總監是荷蘭出生的梵志登(Jaap van Zweden),他原是小提琴家,19歲即成為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在伯恩斯坦的提攜下開始從事指揮事業。歷經美國達拉斯交響樂團與香港管弦樂團總監之後,2018年接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在Covid-19爆發之前,梵志登也曾與鋼琴家王羽佳和樂團訪台。

紐約愛樂現任音樂總監梵志登原是小提琴家,在伯恩斯坦的提攜下開始從事指揮事業,2018年接任,在疫情爆發前曾率團訪台。

今年2月,紐約愛樂宣布南美委內瑞拉出生的杜達美(Gustavo Dudamel),將於2026年成為第27任音樂總監,屆時明星指揮與頂尖名團的加持效應,將帶領紐約愛樂走向輝煌燦爛的第200年。

今年2月,紐約愛樂宣布南美委內瑞拉出生的杜達美,將於2026年成為第27任音樂總監。上個月,指揮家杜達美在被任命為下一任音樂總監之後首度指揮紐約愛樂,演出馬勒第九。

從紐約愛樂完整且詳實的官方資料庫觀察,他們從1842年起,已演出超過2萬場次,可說是全球最忙碌的管弦樂團,足跡走遍63個國家、435座城市,來台灣也已有8次之多。2023年6、7月,音樂總監梵志登將帶領紐約愛樂與小提琴名家希拉蕊.韓(Hilary Hahn)再次訪台,讓台灣樂迷感受名團的傾世威力。

2023年7月的訪台行程中,小提琴家希拉蕊.韓將與紐約愛樂合作演出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