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打開調味品】蘸醬與拌醬自由配

2023/07/07 05:30

圖/陳佳蕙

文/梁瓊白

在烹調菜肴的過程中,無論烹調法為何,調味料都是加在菜肴中一起加熱完成的。但如果將食材與調味兩者分開,食物先完熟,調味料另外處理,食用的時候調味料用蘸的,那叫蘸醬;若是拌勻後才吃的,那叫拌醬。

蘸醬或拌醬的成分,除了各種調味料,還會添加一些辛香料,例如蔥、薑、蒜、辣椒、香菜之類,將不同種類和份量,加在不同比例的調味料中,調勻成不同的口味去搭配食物食用。例如切碎的蔥薑淋入熱油、再加點鹽調味,就是廣東人吃白斬雞最簡單、卻不可少的薑蔥蓉蘸醬;若是切碎的蔥、薑、蒜、辣椒、香菜,再加入番茄醬、糖、醋、醬油、麻油、少許鹽,調成的五味醬就是台菜海鮮必有的蘸醬;而桔醬又是客家人偏好的蘸醬,諸如此類,每個菜系或每個家庭都有他們自己習慣的味道。

這些蘸醬或拌醬,比起一次性完成的調味,有更多選擇的空間,例如川菜是辣的,但對不喜歡吃辣的人也許無法接受,而對喜歡吃辣的人也可能覺得不夠辣,其他菜系也一樣,每個人對味道的要求不同,任何口味都有美中不足、不盡滿意之處,這叫眾口難調。但如果將調味料用自由選項的方式,反而比較容易皆大歡喜,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火鍋蘸醬,把各種調味料各隨所好,自由調配各吃各的,這也是火鍋一年四季受歡迎、而且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雖然坊間也可以買到已經調製好的各種方便醬,例如洋蔥醬、和風柚子醬、麻辣醬之類,但如果自己做,或在現成醬料上調整,說不定更符合自己的口味,例如吃餃子必備的三合油──醬油、麻油、醋,雖然基本內容是這3樣,但是各人喜歡的比例也許就不同,有人喜歡醋多一點,有人加的醬油比例多些,甚至喜歡吃辣的會再加辣椒醬,包括已成格式的五味醬、蔥油醬、芥末香油醬等等,只要比例不同、調味料的品牌不同,任何一種組合都是各自發揮的創意。

蘸醬常用於各種白切的肉類和各種川燙的海鮮,內容除了各種新鮮香料外,還有各式調味料,包括醬油膏、番茄醬、甜辣醬、香醋、辣椒醬、味醂、芥末甚至味精等等。

拌醬常用於各種涼拌菜,以及各種乾拌麵,從內容豐富的炸醬到簡單的蔥油拌醬,醬料內容可簡可繁,口味包羅萬象,無論是地方特色還是各家口味,都給予掌廚者極大的發揮空間。

相較於一次性加熱的調味,蘸醬與拌醬有更多選擇,連其中的油脂也有極大差異,例如香油與麻油就不同,香油是麻油與其他植物油的混合油,而麻油分黑麻油和白麻油,拌醬的油要用白麻油才香,而且是在所有味道調勻後才加入。

無論蘸醬或拌醬的油脂,都只能用植物油,不能用動物性油。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