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運動場看台人生】成功不是只和他人比較

2023/12/21 05:30

台灣沒有如同日本完整的社會人棒球制度,得以將打球興趣與工作兼顧的。(資料照,中央社)台灣沒有如同日本完整的社會人棒球制度,得以將打球興趣與工作兼顧的。(資料照,中央社)

文/黃俊隆

甫落幕不久的亞洲棒球錦標賽,除了大巨蛋開箱吸引了朝聖熱潮,由職棒菁英組成的台灣隊,連兩場以0比1敗給由社會人組成的日本隊,更是引起了廣大球迷的討論──「不會吧,我們的職棒選手怎麼會連社會人都打不贏?」許多球迷納悶不解。

這問題有兩個面向值得我們探討。首先,台灣與日本的棒球制度存在著極大落差,台灣習慣將棒球(不只棒球)區分為職業與業餘,所有環境制度的發展,都是希望選手能打進職業隊,然而台灣目前僅有5支職業隊,大多數打不進的,人生發展便受到侷限,因為我們沒有如同日本完整的社會人棒球制度,得以將打球興趣與工作兼顧的。

日本社會人球隊有分企業球隊、俱樂部球隊等,光是這兩類,登錄在社會人球隊的便有四百多支。再者,台灣社會習慣二元思維,以棒球為例,如果孩子打棒球,家長便冀望他有朝一日可以打進職棒,以此為業;反之,若覺得他們沒那能力天分,便希望他們放棄打球,好好把書念好。

在運動心理學的成就目標理論裡,一個人在成就情境裡,目的在於展現高能力,避免展現低能力。其中包含兩種不同建構自我能力的類型,兩者定義成功及面對失敗的反應皆不同。

成長心態的工作涉入者,是和自己比較,只要我有進步便是成功;固定心態的自我涉入,得和他人比較,只有進步並不代表成功,失敗時害怕被否定,掩飾被他人看見自己的能力不好,因此,極可能就此放棄,不再努力。

台灣習慣將孩子教育成後者,打棒球是和他人比較,唯有有朝一日能打進職棒才叫成功,因此失去單純將打棒球當樂趣的可能。若是大家都能改成長心態的工作涉入思考,不僅打球的動機可以獲得保護,同時更能單純享受打球的快樂。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