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日常戰爭

2024/06/16 05:30

台灣館在聖馬可廣場與大運河旁的普里奇歐尼宮(右2棟)登場。

文.攝影/記者凌美雪

「 威尼斯藝術雙年展」(Venice Biennale)4月開展,預計展出至11月24日。台灣館一如以往,在繁華熱鬧的聖馬可廣場與大運河旁的普里奇歐尼宮登場,呼應大會策展主題「處處都是外人」,台灣館策展人陳暢策畫「袁廣鳴:日常戰爭」,反映一個藝術家在台灣面對戰爭與和平,恐懼與勇氣並存的現實。

陳暢表示:「這是社會劇烈動盪之中,袁廣鳴講述縈繞在他生活中恆久不變的凶險。該展覽交織著藝術家的焦慮和希望,喚起對於家和棲居概念的追尋──一個和平、安全而自由的所在。」

台灣館策展人陳暢。台灣館代表藝術家袁廣鳴。

開幕至今,獲多家全球知名的藝文媒體列為本屆必看展館之一,如美國《藝術新聞》評:「袁廣鳴的作品〈日常戰爭〉有力地概括了我們所處時代的動盪不安。」;德國《artnet》藝術平台則評價:「展覽以當前亞洲、乃至全球的大規模軍事衝突和地緣政治為背景,其講述的不僅是袁廣鳴的故事,同時也是台灣的故事。」

普里奇歐尼宮外懸掛台灣館海報,路上遊人如織。

威雙台灣館小檔案:普里奇歐尼宮固定進駐的外人

◆台灣參展歷史

威尼斯藝術雙年展自1895年創立,是最早創立的國際雙年展,1995年台北市立美術館首度以國家館(National Pavilions)名義參展,後因中國施壓,台灣館於2003年遭移出國家館名單,改列為平行展(Collateral Events)。

◆台灣館所在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

在威尼斯市中心聖馬可廣場鄰近大運河處的總督宮(Palazzo Ducale),曾是威尼斯統治者的官邸與法庭,隔著運河由嘆息橋相連的新監獄普里奇歐尼宮,於1614年落成;19世紀義大利統一後,總督宮與普宮都成為政府認證的古蹟。普宮由威尼斯藝術家協會(Circolo Artistico di Venezia)管理。

◆普宮的主人與外人

因位於嘆息橋旁觀光客必經之地,台灣館自1995年選址在普宮至今,從未轉換場地。藝術家協會委請義大利軍官退休的Salvatore管理普宮多年,大家暱稱他「宮主」,在普宮沒有人敢說他是「外人」。在眾多租借普宮的國際團隊中,Salvatore對台灣最友善,有時候還會親自煮咖啡給台灣館的工作人員喝,頗有當「自己人」的親切;沒想到Salvatore竟在2020年底因疫情病故,而新的「宮主」,似乎還在跟疫後重啟交流的國際「外人」們培養感情。

第1展間通往第2展間的牆面上,〈在我們的遠方是什麼?〉巧妙銜接了家與公共場域的氛圍。由第2展間的〈棲居如詩〉延展到第3 展間的〈日常戰爭〉,家與棲居糾結的多重性,彷彿有隱藏的外力,使空間中瀰漫著無從化解的不安。(北美館提供)雖然展間各自獨立,但也讓作品互為參照,圖為第4展間的〈預言〉,可看到並聽到第1展間的影片與聲音。(北美館提供)

從日常演習到日常戰爭

◆日常演習 Everyday Maneuver

2018,單頻道錄像,5分57秒

這是還沒進到展場就可先「聽」見的作品,台灣館位於古老的普宮2樓,超過400年歷史的古蹟建築外觀依舊典麗,但畢竟昔日曾是監獄,通往2樓的階梯略顯狹窄、迂迴又不平整,如果剛好碰到〈日常演習〉開始播放,拾級上階梯時就可聽到防空演習的警報聲。

這對台灣人或許習以為常,對大部分國家的人們則是早就沒有防空演習,但從烏俄戰爭、以巴衝突到台海危機,空襲警報的聲音特別讓人驚心。袁廣鳴在某一次萬安演習的半小時間,以5架空拍機同時在台北市區5條主要道路中間的正上方,以直線略微俯瞰的鏡頭拍攝,畫面猶如掃描,像是一種監控式的凝視。原本車水馬龍的市區,成為空城,超現實般的奇觀,來自於台灣的演習日常。

日常演習 Everyday Maneuver

◆佔領第561小時 The 561st Hour of Occupation

2014,單頻道錄像,5分56秒

同樣是在第1展間的同一個大螢幕上,與〈日常演習〉輪流播放。〈佔領第561小時〉記錄了台灣史上第1次學生佔領立法院長達585小時,這是發生在2014年春天的太陽花運動,政府的最高立法機構成為公民不服從的臨時居所。袁廣鳴說,立法院撤場前3天,學生問他可否幫忙拍一些藝術性的影像供〈島嶼天光〉MV使用?當初這些學生佔領立法院是為尋求更好的明日及未來,將近1個月時間,裡面成了他們臨時的棲居之所,但外面圍著一圈一圈的警力。

影片所有焦點或透視的消失點聚集在前方主席台及後面的國父遺像,遺像下標明著佔領時數。藝術家將〈國歌〉播放速度放慢一半,使議場頓時轉變為教堂,「瀰漫神聖且犧牲奉獻的氛圍。」誠如策展人陳暢所說,「當政府屬於台灣的人民,立法院便是他們的殿堂和庇護所,否則,就是他們犧牲和被奴役的監牢。」太陽花運動10年後的今天,對這些話是不是仍有無比的認同?

佔領第561小時 The 561st Hour of Occupation

◆在我們的遠方是什麼? What Lies Beyond Us?

2024,鉛筆、紙本,30×43cm

在第1展間牆面上還可見到1張小小的素描作品,袁廣鳴說,靈感來自1張黑白歷史照片,畫面可見16張類似木製的沙灘椅,整齊放置在地平面上,坐滿了看似戴著沙灘墨鏡的男人,坐姿輕鬆地望著遠方,但「遠方是什麼?」從畫面看不到。因為照片記錄的,是美國高階軍官們於1951年觀看第1次原子彈試爆的場景,他們戴著防止核爆強光的護目鏡,而照片未顯示的遠方,是一個即將要放射出充滿毀滅性的「強光」,與影像中輕鬆休閒的意象,形成了強烈又諷刺的對比。

這件作品懸掛在通往第2展間的牆面上,與〈日常演習〉及〈佔領第561小時〉對照,頗有「戰爭與危險其實離人不遠」的意味,而展間現場也實際擺設了海灘椅,讓參觀者坐下來好好觀看。

在我們的遠方是什麼? What Lies Beyond Us?(北美館提供)

◆棲居如詩 Dwelling

2014,單頻道錄像,5分00秒

第2展間布置得像個客廳,沙發與落地燈帶著中產階級品味的安適靜謐,眼前的大螢幕上放映的也是相同的客廳景象,但坐在沙發上靜靜觀看時,卻偶爾可聽到第1展間傳來的空襲警報聲,彷彿歲月靜好裡潛藏著不安。而影像中的客廳,冷不防地在觀者眼前轟然炸裂,突顯了原來的美好隨時可能破滅。

〈棲居如詩〉運用戲劇性的擬造與摧毀,提出一個何以為家的質疑,微觀表現對生命的不安預警與憂懼感受,並回應當前台灣隱藏的諸多不確定的變貌及危機,以及那些在威脅不安下棲居的處境。因為日常過於安適,不免懷疑眼前美好恰似虛幻泡影,又因恐懼無所不在,更加渴望如詩般地棲居的明日。

棲居如詩 Dwelling

◆日常戰爭 Everyday War

2024,單頻道錄像,10分33秒

轉進第3展間,就是與展覽同名的新作〈日常戰爭〉,影片延續於日常之中指涉充滿變數的不穩定性,袁廣鳴在工作室搭設了一個1:1的男性單身房間模型,左邊1張單人床,中間是沙發、桌子,然後是右邊靠窗的電視機,隱約可聽到彷彿播放著電玩的戰爭遊戲,後方靠牆的書架上有1個魚缸,房間風扇轉動吹著,桌上1杯咖啡,一切像極生活的日常,但不見主人。

袁廣鳴使用自己研發的技術,讓鏡頭像是掃描機式的直線前後移動、掃描著這整個居家的空間。突然,一個玻璃破碎的聲音及火光,不僅窗戶玻璃陸續被炸破,室內物件也一一被擊毀,似乎是有著看不見的幽靈戰機,將整個房子破壞成戰後般的廢墟;但在鏡頭持續直線穩定地來回移動中,廢墟般的房子卻又慢慢回復到最初平靜的原貌。「日常戰爭」呈現一個荒謬的現實,除試圖隱喻台灣目前生存狀態下的隱憂及威脅,也進入到所謂的「日常中的戰爭」及「戰爭的日常化」。

日常戰爭 Everyday War

◆預言 Prophecy

2014,動力裝置,182×87×77cm

最後一個展間最小,擺放著1張6人座長方形餐桌,白色餐具、高腳杯與蠟燭,造型吊燈在古典挑高空間的天花板映照出美麗的光影,紅色窗簾幽微閃現著窗外的陽光,一切看似溫馨美好,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出重擊聲,伴隨著桌面的震動,又聽到餐具、酒杯等互相碰撞發出的聲響,直覺像神祕的「地震」,但也像有看不見的人憤怒拍桌。總之,就是平靜生活中隨時可能發生的驚嚇,卻無法預料下一個驚嚇何時發生。

預言 Prophecy

◆扁平世界 Flat World

2024,單頻道錄像,10分00秒

〈扁平世界〉影像呈現不斷飛嘯往前、筆直道路的景像,從道路、兩旁建築物、風景及路標文字等,可發現鏡頭所經似乎是從既熟悉,但又陌生的市區、鄉間、海邊及高山,然後到不知名卻又非常類似的道路景象。影像內容全部來自Google街景,以台灣代表性的街景開始,再利用AI配合大量人力,在世界上搜尋相關類似的街景串連起來,創建出一個動態超時空縮時的道路序列影像,形成一個不斷往前的迴圈風景。

但可以發現,似乎越落後或高度管控的地方,Google街景服務越不發達,因為它背後的系統聚集了科技、權力、全球化、資本主義,甚至軍事在內。進入Google地圖的街景服務時,會產生雖遠猶近感,可以從北極直接跳到南極,使〈扁平世界〉如同網路運算的新公路電影,不需要親自上路,就可無縫接軌橫跨全世界,但實體距離感消失了,只剩千篇一律的雷同感。

扁平世界 Flat World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