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第三屆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得獎者

2007/11/06 06:00

韓曦瑛

■花柏容〈衝浪機〉

花柏容

1966年生。台大歷史系畢業,目前從事廣告。

吳柳蓓

得獎感言:

湖南蟲

今年運氣很好,得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又得了《自由時報》小品文獎。第二次得小品文獎,讓我擔心自己是否就只能寫極短篇的東西。如果稿費不是以字數計算,那該有多好。謝謝喜歡這篇小文的評審們。

林怡君

■石芳瑜〈低腰褲〉

李時雍

1966年生,輔大圖館系畢、美國西佛州大學傳播碩士。曾任職公關、傳播界,並編、譯過非文學類書籍若干。近兩年較積極創作,作品散見於報刊。曾獲時報(今年)、桃園及懷恩文學獎。

鄭麗卿

得獎感言:

石芳瑜

在寫作上,我的起步甚晚,近兩年才投注大量的時間與精神在閱讀與書寫上。今年意外得了林榮三及時報兩個獎,對我是很大的鼓勵,也是一個好的開始。不過接下來,我可能會分些時間在「減重志業」上,好讓自己能多買幾件低腰褲。

侯季萍

■韓曦瑛〈墨刻〉

陳斐翡

本名李佳穎,1987年生,現為台灣師大二年級生。初習寫者,一個迷癮靈感的女生,總是在晚上偷偷從被窩爬出,坐到書桌寫些突然想到的簡單字語、素描線條的畫面,然後帶著捕捉到小小Muse的喜悅,滿意入睡。

得獎感言:

初學寫字時,媽媽習慣從報紙剪下許多大大小小的「字」貼在簿子上,供女兒認識字怎麼寫?如何用?或許從那時起,報紙,文字,我,就透過攝食閱讀跟創作的養分成長!我今天能有如此的榮耀,願分享與支持我的父母、關心我的師長、陪伴我走過風雨的朋友,謝謝你們陽光般的溫暖跟鼓勵!同時,更感恩評審能給予肯定,讓我得到第一個文學獎鼓勵。

■李時雍〈拇指印〉

1983年生於台北市,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畢業,現就讀於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喜愛電影和戲劇,寫作以散文與詩為主,希望能寫出溫暖自己,也溫暖別人的文字。

得獎感言:

每當自己感到灰心,總是會有什麼偶然與巧合的事發生,不管那是來自於朋友的鼓勵,或者是其他。謝謝那些曾經陪伴我的人,願我們都能更加地勇敢,對待寫作,對待生活。

■侯紀萍〈一枚印章〉

1969年生,文大文藝創作組畢業。曾任雜誌編輯、企畫。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法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雙溪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目前就讀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班。

得獎感言:

從不認為自己會寫「短篇」,或許與文學啟蒙之初,長篇小說開啟的閱讀經驗有關。而比賽要求的字數像持續下降的出生率,或是認真品味文字的人口一樣愈來愈少,於是,在難得可以喘口氣的時候,小品的文章像製氧機的一口純氧,暫時濾淨了烏煙濛濛的心肺。短小的文章之不易寫,猶如微小的記憶難以保存。能夠得獎,總是感謝。

■吳柳蓓〈剪.指甲〉

1978年生,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碩士、文學系碩士班。曾任教育廣播電台--彰化分台特約主持人,現任稻江管理學院幼教系兼任講師。曾獲梁實秋文學獎文建會優秀獎、佳作、大武山文學獎散文首獎、菊島文學獎散文佳作、屏東縣文化局「東港漁鄉」散文首獎。

得獎感言:

有一個傳說:夜裡不要剪指甲。每當夜裡聽見剪指甲的喀嚓聲,便覺得格外刺耳,因此寫下〈剪.指甲〉一文。不在乎迷信與否,甚或只是一種說法,我都願意遵守,因為我賭不起。謝謝評審同理我,給它一次見光的機會。

■林怡君〈琥珀〉

1981年生,射手座女生。台灣師大畢,目前在中興大學念研究所。文字與攝影都得過一點獎,興趣廣泛。一言以蔽之,這是一個很想在自我介紹多說一點什麼,但是因為人就跟名字一樣平凡、一樣常見,以至於沒什麼好介紹的普通人。

得獎感言:

接到通知的時候,我媽媽正在旁邊。我鎮定地掛上電話,半個字都不敢跟她說。現在我甚至有點後悔,為什麼要投出這篇稿子……這下要怎麼跟我媽交代啊!

張愛玲的〈私語〉證明,握有筆就等於握有解釋權,為了〈花凋〉和舅舅交惡,則說明這權力有多危險的。而我最後還是做了這種引火自焚的事──在得獎感言這邊澄清不知道能不能滅點火?其實我媽媽人很好的,比較倒楣的是她跟我理念不合,偏偏有解釋權的人是我。最後我要謝謝自由時報,我想要獎座很久了。要謝天、謝父母和師長親友,尤其要謝謝看到這篇文章、知道我是誰,卻沒有跟我爸媽「報喜」的人。謝謝你們,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媽媽永遠不知道我寫了這篇文章。

■陳斐翡〈臨別〉

1967年生於花蓮。台南女中、基隆海洋大學畢業。曾當過編輯與採訪。著有《女生邊走邊唱》、《尼泊爾花花巴士》、《誰的眼睛在西藏》等書。

得獎感言:

40歲是個必須和自己糾纏的年紀。對過往不住回首卻又得學習告別。一直覺得寫下來是情感學習方式一種。儘管怎麼寫生死的答案都不會有。還是高興拾回二十多年前最初寫的純稚之心。這個高興,第一個想跟爸爸分享。謝謝「林榮三文學獎」給予的機會和評審們的鼓勵。

■湖南蟲〈大象〉

1981年生,台北人。樹德科技大學企管系畢業。現任職於出版社。經營個人新聞台「頹廢的下午」。作品曾選入二魚文化出版《台灣軍旅文選》、圓神出版《時光紀念冊》等。志願是加入鬥陣俱樂部,打鬥直到對手滿意。

得獎感言:父親在情況一度不佳的時候,曾經請我去幫他買一盒小美冰淇淋。當時我從便利商店離開,手裡握著一張發票,心裡想的竟然是,也許這張發票會中頭獎哪!而那可就太詭異可以寫成小說了。那張發票後來當然沒有中獎,但父親又成功熬過了一次艱辛的療程,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頭獎。感謝所有曾經在各方面鼓勵過我的人,感謝神。

■鄭麗卿〈茶米茶〉

1961年生,輔大歷史系畢。歷任《雄獅美術月刊》、遠流出版公司資深編輯。目前從事出版編譯工作。

得獎感言:

生活上總是遇到一些人,適時伸出他們的手扶我一把。有時是一句忠告,有時是一個微笑,有時是一杯茶,讓我感到溫暖。小品文就像文字之國中的一杯茶,時而恬淡時而芳醇,而寫作也像喝茶一樣,有時苦澀有時甘美,啊!這不正是生活滋味。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