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書寫者的混聲合唱

2007/11/07 06:00

圖◎王孟婷

圖◎王孟婷

第三屆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決審會議開始,委員們一致公推廖玉蕙為此次會議主席。主席首先請每位評審發表對於此次入圍決選作品的整體觀感。莊裕安認為這次入圍的篇章具有代表性與趣味性,題材多元,包含親情、愛情、時髦或懷舊的自身書寫等,近代論述的議題可說皆涵括在內,唯稍嫌獨創性不足。有些題材範圍過大,較適合以散文呈現。另外許多創作者喜用長句,建議他們能閱讀如林語堂、梁實秋等名家的小品文,學習如何使用句讀,自我的寫作會更進步。阿盛也肯定整體題材的豐富性,並表示小品文要在極短篇幅中展現深刻內涵或傳達某些思維,是較具困難與挑戰的文類,有些入選篇章能表現出充實面,但也有些作品的語言運用過於奇特,令人不易理解,希望創作者能注意文字本有的「望文生義」層面。

隱地則指出「寫作」已成普遍之事,透過閱讀這些篇章,加強了自己對現世社會的了解,此次入圍的小品文雖然水準平均,然整體沒有特別突出的作品,若要以完美標準評選,恐會感到失望;不妨用「混聲合唱」的方式看待,各人鳴放悅耳多采。張瑞芬覺得短文比長文難寫,因受到字數限制,短文「出奇不意」的部分應明顯一些,有如極短篇小說的布局,不該只是小片段的切片;這次的作品裡,有些文章的抒情文句描寫極佳,可惜結尾沒有掀起高潮;她的評選標準傾向選出用字精確、節奏明快、能在主題上轉出另一層深意的作品。至於廖玉蕙則表示,這次入選的文章,結構完整的較少,文字有些也略顯粗糙,若以晚明小品的規範來看,其實是「寧奇寧偏」,希望能顯出篇章的奇特,且應強調「情、趣、韻」;入圍作品裡談論「疾病」的居多,不知是否與時代癥候有關?

評審經過討論後訂出評選規則,首先五位委員們自30篇進入決審的小品文中各自圈選出心中的前五名。而由於投票結果過度分散,評審決定重新投票,圈選出欣賞的前十名。投票結果:一票作品有10篇,分別是〈禁忌車廂〉、〈我對你的考古學〉、〈指甲油女孩〉、〈茶米茶〉、〈不是一個好人〉、〈老夫老妻〉、〈綠繡眼〉、〈豔遇〉、〈駝向日〉、〈臨別〉;兩票作品有7篇,分別是〈尋找咖啡樹〉、〈悄悄話〉、〈我死了〉、〈煎藥罐〉、〈父親西裝褲的右口袋〉、〈剪.指甲〉、〈木部情人〉;三票作品有3篇,分別是〈衝浪機〉、〈一枚印章〉、〈拇指印〉;四票作品有3篇,分別是〈大象〉、〈琥珀〉、〈墨刻〉;獲得五票的作品為〈低腰褲〉1篇。三票以上的作品因過評審半數認同,共7篇直接入圍。但仍就此七篇整體討論是否有任一篇有所缺失、抄襲等重大疑義,或需要特別提出給予建議。而評審對其中幾篇做概略講述。

〈墨刻〉(隱地、廖玉蕙、阿盛、莊裕安四票)

廖玉蕙:這篇前後文占據過多(例如小女孩舉動),主題不夠明確。雖提出網路新聞與平面新聞的對比,卻無深入論述。

莊裕安:只表示喜愛「看報紙」,假如能對慣常閱讀的版面之類多所描摹,也許會更細膩。

隱地:我對它是偏愛的,雖然確有毛病存在,但從事閱讀相關行業的人能心生共鳴。

〈大象〉(廖玉蕙、阿盛、張瑞芬、莊裕安四票)

張瑞芬:從父親因生病醫治必須插管的形貌,衍生出「大象」的聯想,非常特殊。

廖玉蕙:前年《聯合報》舉辦的宗教文學獎、今年的梁實秋文學獎皆有類似意象的作品,不算是新鮮題材。

隱地:我覺得這篇與一票作品〈臨別〉在伯仲之間,皆以「父親生病」為主題,各有特色。

另外評審也針對幾篇一票作品進行討論:

〈臨別〉(廖玉蕙一票)

廖玉蕙:作者敘述手法是將台灣、印度兩地穿插敘述,爾後又合而為一,文章結構完整。內容有許多部分極為動人,能使讀者在閱讀時心有所感,瀕死狀況的描寫也十分到位。其中一幕背景設定在熱鬧喧騰的市場,一旁卻是寂靜等死的畫面,兩相對照,具有強大震撼力。

張瑞芬:在類型上,父親臨終病榻的作品太多,而小品文因字數限制,題目點睛的作用更為重要,以「臨別」做題稍嫌平凡,也沒有引起驚喜。另外文字很短,且兩地穿插的安排過於急速,情境不易融入。(莊裕安附議,〈臨別〉進入第二輪投票。)

〈豔遇〉(張瑞芬一票)

張瑞芬:文字細膩,但前面鋪陳過多,未能有效掌握字數,以致完結後主題沒有跳脫出來。(張瑞芬放棄)

〈禁忌車廂〉(張瑞芬一票)

莊裕安:這篇文字和氛圍不錯,但性幻想對象從女性跳到男性,線索不明,若「我」的身分是同志,為何心動的對象不做一致性別的鋪排?在描述「性」的邏輯上有些奇怪,否則題材選擇是特別的。

張瑞芬:我其實滿獎勵遊走在「不安全」邊緣的文章,像親情或愛情絕對是安全範圍內的普遍經驗,但在車廂裡對身旁乘客心動、身體起了反應,卻無法言宣,文字還是有其含蓄之處。(張瑞芬放棄)

〈我對你的考古學〉(隱地一票)

莊裕安:他其實可以寫得像《戀人絮語》一樣,但稍嫌囉唆,使用太多古字,反而造成文句表達的不乾淨(隱地放棄)

〈指甲油女孩〉(張瑞芬一票)

張瑞芬:圈選這篇的原因是因為某些類型作品太多,整體而言,它的結構簡單,寫來不好不壞。(張瑞芬放棄)

〈茶米茶〉(阿盛一票)

阿盛:我想堅持這篇,它對於菜市場來來往往人群的「庶民生活」,描寫算是很成功,文章架構得不錯也兼具內涵。

莊裕安:整篇作品布局完整、文字也乾淨。(附議進入第二輪投票)

其餘一票、兩票的作品,圈選評審放棄討論。

所有獲得票數的作品經過仔細討論後,每位評審在兩篇一票作品與七篇兩票作品中,再重新選出三篇,最高分為3分,逐篇給分,合計最高分的三篇即為入選作品。投票結果為:〈茶米茶〉(7分)、〈臨別〉(6分)、〈剪.指甲〉(4分)、〈悄悄話〉(3分)、〈我死了〉(3分)、〈煎藥罐〉(3分)、〈父親西裝褲的右口袋〉(3分)、〈尋找咖啡樹〉(1分)、〈木部情人〉(0分)。最後經過評審同意,十篇得獎作品不分名次分別是:〈衝浪機〉、〈一枚印章〉、〈大象〉、〈琥珀〉、〈低腰褲〉、〈拇指印〉、〈墨刻〉、〈茶米茶〉、〈剪.指甲〉、〈臨別〉。●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