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家庭plus.田舍生活】AI元年 追趕科技神奇
圖/王孟婷
文/王孟婷
今年被稱為AI元年,在3C市場推出一連串AI筆電、AI手機之際,低科技人如我,從字面說明上查找各種專有名詞,嘗試練習與AI對話,一切進展都快到不可思議,甚至我尚未使用語音助理幾次,AI已經變成新語音助理了。
〈三機在手〉3C裝置 超越日常
為了適應社會變遷,我這才剛完全適應了「無紙化」,用電腦+平板+手機來處理一切。學習過程沒有如友人或3C網紅所言的困難或不適應,我自己倒是很快能切換不同系統──Windows筆電+蘋果IPAD+安卓手機。
「平板裝置」被很多人稱為點綴品,個人反倒用的比手機更多,書桌瞬間整齊乾淨,除了擔心視力退化,現階段的3C裝置已然達成我學生時代的夢想,所有雜物與思考都整合、查資料不必到處奔波、學外文有發音示範……
平板電腦真的有將我的人生夢想濃縮在一片玻璃裡,甚至讓我自認有變聰明(實際上不知,但至少很開心),最重要發現到參考正反面評價,都是多煩惱的,實際自己使用才知道其精髓(3C網紅或朋友的評價褒貶不一),困難只在商品選擇太多,讓人很難下決心。
〈幸福哪裡來〉科技提升 人生沒更優閒
日常可運用的科技產品確實有效率,雜事重複都可以設定3C。
奇怪我適應完這些生活運用後,人沒有變得比較優閒,反而腦袋塞滿了各種待辦事項,每天只有遛狗的時段,才有機會淨空思考一次。然而我已經考量到年老後要購入寵物機器狗,避免體能無法支持而造成狗的生活有波折,可預見未來的療癒時光很大概率無法用心,畢竟機器跟真正的生命要使用的專注度不會一樣。
最好奇的莫過於照顧動物,人類會產生「催產素」這樣的物質,讓心理有幸福感,寵物機器狗是否能讓我產生幸福激素呢?屆時,如報業仍有發表文章的這種工作,我再來分享實際經驗了(該不會日後發表感想都由AI來撰寫也難說喔)。
〈時代再先進〉人類煩惱沒有改變過
曾經被討論過的媒體名詞:「電話恐懼症」、「社交焦慮」、「3C成癮」……本來覺得不太好的習慣成常態,總之人能夠維持收入與身心基礎健康即可,不過,人類的煩惱沒有改變過。
個人停用社群4年後,登入手機APP推薦的新社群系統,之前的朋友都還在,更可以看見陌生人發文,除了貼照片變成貼影片,發文的內容煩惱大致上跟我年少時一模一樣,尤其社群會自動推播跟自己同類型職業人士發文,眼見剛入行的同業抱怨文竟然就如從幾十年前發文剪下貼上一樣,「科技進展超快速,但人的煩惱都還一模一樣呢!」
然後,現正期待AI能改變什麼,例如淘汰職場無心工作的人類,讓人為因素而停滯不前的工作進度可以前進。朝令夕改的合作對象,能去使用生成式AI(不要再騷擾人類),不擅長說重點的人,為了適應AI指令,會先思考要執行什麼再發言。
當然,我不知道AI發展5年後,我的職業生涯會讓自己要做怎樣的事,也只能隨遇而安,「對於未來,你準備好了嗎?」這句話從古至今總被當廣告詞,但未來從來沒辦法準備好,有AI沒AI都一樣很難準備好,恐懼行銷倒是一直很有效用啊!不然我怎麼會如此積極適應新3C裝置呢!
以上一個住在鄉下的歐巴桑,面對AI元年,追趕在科技之中的平凡感想。
〈作者小檔案〉
插畫家、繪本作家,現居日本近畿的滋賀縣鄉間,作品散見於報章雜誌、圖文繪本、文學封面。個人著作《我最想做的事》、《淚光閃閃的巴黎》……等書。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