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文學觀察.展望2008-下】戲劇篇-藝術=自限的框框?

2008/01/01 06:00

◎郭強生

今年度國內戲劇演出留給我的直接印象是許多老戲再度復出。如果因為國內票房因國外團體來台日多呈現嚴重下滑,用這種「炒冷飯」以鞏固基本盤的做法,似乎情有可原。但我們若把時間再拉回去幾年,可能不免心驚怎麼還是《暗戀桃花源》?《人間條件》又是第幾度回籠?我們多麼期待能有更多能讓觀眾回流、百看不厭的戲碼!

好戲一演再演,本來就是劇本經典化必經之過程。可是且慢,國外一齣膾炙人口的新戲出現,各地爭相演出,從倫敦到紐約到巴黎,不同的製作齊來較勁。但在台灣則有一特殊現象,演同一齣戲的永遠是同一劇團。

能夠想像「表坊」釋放出《暗戀桃花源》,讓另一家大型商業劇團取得版權熱鬧登場嗎?說好聽是「表坊」不放心他人的詮釋,怕壞了這齣戲的口碑;更深一層想,難道《暗戀桃花源》不是「表坊」的財產,生財的工具,另一種「創意產業」而非一部作品?如果《暗戀桃花源》或《人間條件》還真由不得旁人的參與,只有獨家了解其中奧妙,那台灣只有劇團而根本無戲劇文化。

仍有一些製作靜悄悄來了又走了。一齣《蜘蛛女之吻》擺明了是從百老匯取的經,海報文宣上隻字未提。至少「果陀」的《巴黎花街》這回打上了改編自比利.懷德的電影,不像以前的《天使不夜城》一腳踢開了費里尼的《卡比莉亞之夜》,以及名導鮑伯.佛西改編自《卡比莉亞之夜》的音樂劇《Sweet Charity》。

不僅知名劇團忙演老戲,連新成立的「李清照私人劇團」也把才一年多前入圍台新表演藝術獎的《曹七巧》以精簡刪本再度推出。說實話這個版本比之前的有看頭的多,但是一個年輕的劇團能占多少次版面呢?沒有人討論是意料中事。小劇團得馬不停蹄排新戲申請補助才不會餓死,但是再怎麼演也不會得到更熱烈的迴響。所以大劇團以同樣一齣劇碼一次次造勢,這叫欲罷不能、一票難求;小劇團也企圖產業化經營,結果是嗷嗷待哺、人仰馬翻。每家劇團不論大小抓著幾個製作一演再演,這套創意思維到底是怎麼開始的?

「當代傳奇劇場」慶祝二十週年,把老戲一次讓你看個夠比較有其特殊意義。再看《慾望城國》仍然讓人驚豔,但若繼續又看完了《暴風雨》,還有新推出的《水滸一○八》,真只能用每下愈況來形容。為甚麼二十年前一個草創沒有經費、在籃球場上排出來的戲,現在還是讓人叫好?然而已是數一數二龍頭劇團的二十年後,東西變得如此粗糙難以下嚥?

難怪只能繼續賣老戲。這其中一定是出了甚麼問題。

活在現今的台灣,藝術神經愈來愈大條?

因為藝術都中了產業化魔咒?

還是因為成就了,旁人碰不得這些劇,自己愈來愈跳不出自限的框框?

想看看「當代傳奇」怎麼演《京戲啟示錄》、「果陀」怎樣來《暗戀桃花源》嗎,各位?●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