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自然樂活教養營〉不打不罵 戒掉零食癮

2008/01/02 06:00

圖/王孟婷

文/詹易潔

圖/王孟婷

吃過多零食或垃圾食物,會讓孩子引起暴力、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已引起了許多家長的注意。零食要怎麼吃,我認為父母的言教、身教,佔著很重要的席位。

我是一個職業婦女,如同對電視、電玩的態度一樣。以過去來說,也同樣是心有餘力不足:孩子無法隨時在側,以致讓他有更多時間游走在學校、家長以外的生活空間。尤其當其他家人未形成共識時,孩子更有漏洞可鑽,無形中吃零食的習慣也會逐漸嚴重。

我的孩子,在念幼稚園以前,保母管教得宜,零食幾乎敬謝不敏。然而在幼稚園以後,不吃零食的功夫便悄然「破功」。疼愛他的外公,私心以為吃素的兒子夠可憐了(外公不吃素),還吃不到人間「美食」?從此每次去大賣場,一定搬回一箱的鋁箔包飲料,以及,無限制地供應。

這項「德政」,過很久以後我才發現的。一問才知事態嚴重,要制止已來不及了!

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透過身體力行,才與兒子慢慢達成共識。

為了改變他,我盡量自己動手做餐點,讓他一天當中,至少吃得到有機三明治、焗烤薯泥、新鮮紅蘿蔔汁、有機胚芽豆奶、有機全麥饅頭、水果優格等其中幾項,讓兒子逐漸習慣食物的原味。

至於零食的選擇,當前去超市,他以央求的口吻吵著要我買零食時,我會跟他玩「手臂肌肉測試」,來決定買與不買。

方法很簡單,兒子一學就會,所以遇到舉棋不定,嘴巴說破了他也堅持要買的零食,我會要他先試食物能量。久了,他慢慢分辨得出,哪些食物對他是提升能量的,哪些則是負面的。

<經驗談>兒子過動 甜食惹的禍

有一陣子,兒子脾氣相當浮躁,剛好又嗜吃巧克力,這時我的醫師朋友便提醒我,嗜吃甜食可能是過動不安的主要原因,他建議我回家不妨嘗試將甜食拿掉看看。

我把兒子當個朋友對待,把醫師的話轉達給他,也尊重他的決定。我認為,要兒子打從心裡接受,才能讓他全面戒掉,否則只是把家裡食物藏起來,他在外頭照吃,意義不大!

兒子聽了,並沒有太多改變的意願。

不過此事沒有讓我操心太久。過不久,兒子晚上一到了定點時間,皮膚便開始發癢。我猜他是對某些食物過敏。於是我與他用手臂肌肉測試,了解是哪些食物的問題,結果測到是衣服柔軟精及巧克力。

飽受皮膚發癢的他,這下真的得乖乖聽話,接受不吃的事實了。

<你也可試試>手臂肌肉測試 讓身體說話

做肌肉測試很簡單,你並不需要對身體肌肉系統有整體認知才能進行。你只要讓受試者往外伸展他的單一手臂,另外一隻手放在要測試的物品上面。

接著,將你自己的手放在對方往外伸展的手臂上,當你往下壓時,請對方抗拒, 不要用你自己的力量強迫對方手臂往下,只需施壓幾吋,逐漸施加壓力,也逐漸放鬆。

記住這個抗阻力量的強弱程度。接著,你再請對方原來放在測試物品的手移開,手不碰觸任何東西的懸空,剛才的同一隻手臂再一次向外伸展,你再以剛才同樣的方法再做一次。比較前後兩者抗阻的強弱度。當抗阻力量較強者,代表該物品適合你;如果抗阻力量較弱,則不適合。

舉例來說,你現在很想吃某樣東西,不知道合不合適?這時你可以用手臂肌肉測試法。第一次手臂不碰東西來測試;第二次碰觸該樣東西來測試,比較前後兩者,哪一個的抗阻力較強,就選那個答案。你也可以用此法來做二選一東西的測試。

像我們便是用這樣的方法挑到有機豆奶對我們合適,薯條洋芋片並不佳。

<作者小檔案>詹易潔:

國內至今,很少以「樂活」或「能量」為代表的作家,所以我樂於當其中一人,當大家注意到我,或者關注能量這回事時,也等於大家開始重視心靈環保,為自己提供心靈成長的機會。

我想每個小孩都是天生的治療師,治療師不是代表特異功能之士,而是要告訴孩子們,如何愛護自己,照顧自己的身体,並平衡自己的情緒。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