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家物語〉琴聲悠揚 別成孩子重擔

2008/03/24 06:00

文/呂政達

我家附近巷內有個女生在學鋼琴,這幾年,鄰里幾乎跟著她的鋼琴課一起成長。從最簡單的音階彈奏開始,歷經拜爾、莫札特到現在能彈整首古典小品。

然而,要想讓兒女走上鋼琴路,先得不惜重金買一架鋼琴。歷史上第一個全家五個小孩都念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布朗家族」(The Brown Family),父母莉莎和凱斯結婚後買的第一個物件,就是一架1939年史坦威鋼琴,整整要價一千美金。

我最近閱讀到這對父母的專訪,談到他們有何祕訣,能培養出一個鋼琴世家?爸爸凱斯承認,要供應五名小孩上鋼琴課負擔頗重,在美國猶他州,鋼琴課的費用超過每月房屋貸款的百分之三十。後來,還必須賣掉房子,再買兩架鋼琴,另外再租房子住。雖然經濟負擔如此沉重,他們卻不覺得苦。

要下定決心投資在孩子的鋼琴課上,莫非已看準孩子們個個是鋼琴天才?其實,也不盡然。家裡有架鋼琴,只是音樂學習的開端,家族中有人喜歡彈鋼琴,擁有音樂生涯的成就,都能不斷吸引孩子們親近鋼琴。

布朗家的孩子們都記得,媽媽莉莎會和每個孩子一起坐在琴凳上,加強練習,每天最少七個鐘頭。莉莎自己則說:「日子其實不好過,卻滿溢歡樂,我們間感情緊密聯繫。我自己有個感覺,每個小孩我都要給與相同的時間,所以有時候,這不僅是一個媽媽的義務而已。」

莉莎和丈夫也夠細心,不讓孩子間感覺到競爭壓力,所以從不在同一時間,指定同樣的功課。小一點的妹妹,也不會為覺得程度趕不上哥哥姊姊而沮喪,兄弟姊妹間一起學鋼琴,卻能彼此理解、欣賞,一直維繫住家族感情。2007年,五個人合錄了第三張專輯「Browns in Blue」。

閱讀這家人的專訪,確也能啟發父母們,別一再說「唉呀,你怎麼趕不上哥哥姊姊」,把洩氣當打氣。也不要以為「提當年勇」就能勉勵年紀較小的孩子。對學鋼琴這件事來看,父母自己的投入是非常要緊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