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媽咪 我有話要說

2008/05/06 06:00

圖/鍾淑婷

母親並非生來就會當媽媽的,有時自己不經意的一個動作或言語,卻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無法抹滅的記憶……。

圖/鍾淑婷

〈孩子心內話1〉 分享沒回應 落得無言以對

文/ Feon

我跟媽媽的相處,沒有所謂母女間的親密,我們之間有一道鴻溝,怎麼跨也跨不過去,讓我們陷入這種僵局的就是--冷漠。

其實我是一個很愛講話的小孩,不管是跟同學相處或是在親戚面前,我永遠是一個開心果,負責炒熱氣氛、逗弄大家。小時候我放學回家,等到媽媽做生意回來後,我總是會迫不及待地跑到她面前,要跟她分享今天的點點滴滴,但媽媽不是沈下臉說她很忙、很累,就是勉為其難地聽我說著,然後一點表情跟回應都沒有,就轉身去做自己的事。我知道媽媽可能是累了或是她真的沒興趣聽我的心情故事,所以即使傷心、失望,我還是體諒著媽媽。

長大後,媽媽也沒做生意了,我依舊試著跟媽媽閒聊,但媽媽還是面無表情,不然就是潑我冷水。就這樣一次又一次,我退卻、害怕了,不再試著跟媽媽聊天,我們只偶爾交談一些生活上「必須」要跟對方講的事。我跟媽媽在家時,永遠是各據自己的天地看電視或做事,很少時間會相處在同一個空間,因為我們都極力避免面對無言的場面出現。

人家都會說,母女之間的關係是最貼心、親密的,但我跟媽媽的距離卻好遙遠,看著其他人的媽媽跟女兒牽手逛街、一起分享甜蜜心情,我心中有說不出的羨慕,但我已經不想再嘗傷心、被拒絕的感覺。唉,我該怎麼辦呢?

〈孩子心內話2〉 少了抱抱 覺得遺憾

文/御闇

記得母親留在我臉頰上的那一吻,就算已事過多年,我還是感到非常的溫馨。

母親與我的互動不多,相較之下,反倒是父親對我與妹妹所謂的親子互動較多,帶我們出外郊遊、逛街等等,母親則總是在一旁觀看著,更遑論擁抱、親吻等舉動,有時我會熱情的迎上母親,向母親要求一個抱抱、一個親親,但母親總會揮揮手的拒絕,母親總說,你們玩你們的就好。

小時候,我總覺得母親很沒趣,不喜愛與孩子們玩,但卻未曾轉個念頭,母親其實是害羞。

「媽,母親節快樂。」我拿起準備好的禮物,拿給母親,禮物上方放著一朵康乃馨,母親很高興的打開,在看見我所送的禮物後,說聲謝謝。

「媽,抱抱。」唯有這個時候,母親才會給我一個擁抱,而我會趁機偷親好幾下,旁人可能會看似怪異,但這就是我與母親的互動。

母親的確是內向點,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害羞,直到我長大,我才真正了解這點,但母親這樣,我又何必和母親一樣呢?

「媽,抱一個,媽,親一下,媽媽~」這已經變成我在家非常愛講的一句話,雖然母親常常會一臉無所謂,但我知道,她其實是很高興的。母親多年前的一個舉動,至今仍難以忘懷,就只是一個輕輕的吻,我卻感受到了母親很濃的愛,母親只是害羞不願將它表現出來而已,對於這點,我一直有著很深的遺憾。

〈孩子心內話3〉 吝於讚美 長大缺乏自信

文/私語

從小我就是一個很沒自信的人,而現在即使我都已經步入社會好多年了,但這個弱點卻還是一直緊緊跟隨著我,追根究柢起來,跟母親從小教育我的方式有著極大的關係。

母親是個典型極為傳統的台灣人,總認為謙虛是種美德,所以她總是吝於給予我讚美,我記得有一次,我參加學校的作文比賽拿了優等,拿著獎狀開心的回家想與母親分享,沒想到母親竟然回我說:「又不是拿第一名,有什麼好驕傲的。」還有一次我月考數學拿了98分,但母親竟還是為了我那沒得到的兩分要我做檢討,當下幼小心靈的失望心情可想而知,多年以後我跟母親聊起這些事,母親說其實她心裡是高興的,只是擔心我會太過驕傲,所以才會說出那些話。

但母親沒想到的是,長久下來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處處都是比不上別人的,雖然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但我還是越來越沒有自信,伴著嚴重的自卑感,覺得自己活得好辛苦,原本是出於謙虛的美德,竟導致反效果,這絕非母親的初衷,也是她始料未及的,但對我造成的影響,卻是既長久又深遠的。

自我意識到這一點,當自己有了孩子之後,即使她在學校成績並非最優秀,體育也不太行,但我總是會自己找尋機會,給予孩子讚美,所以現在孩子不論做什麼事情,她都是充滿了信心不會退縮。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