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張炳煌 行善勸善樂其中

2008/05/31 06:00

張炳煌以廟為家,當個不支薪、全年無休的義工。(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烏日報導〕走進烏日玉闕朝仁宮常可看到一位老人忙進忙出的身影,他是寺廟管委會總幹事張炳煌,曾當選模範村長,老年後以廟為家,連除夕夜都在廟中度過,他希望能發揮宗教勸人向善的功能,讓社會充滿祥和。

八十四歲的張炳煌,曾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老人會會長、三屆烏日村長,並獲選模範村長。一生奉獻社區事務的他,雖然年歲已高,仍樂於當個快樂的義工。

張炳煌擔任玉闕朝仁宮總幹事多年,但大家仍習慣稱他「村長伯」!每天都可看到他在廟中忙進忙出的身影,熱心的他以廟為家,廟內辦公室角落一張床、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就是他的生活起居室。

他說,蓋廟除了讓民眾有個心靈的寄託之外,就是要發揮宗教勸人向善的功能。為了讓職員返家團圓,並滿足香客的需求,連過年期間都在廟中度過,當個全年無休的不支薪廟公。

豁達的他說,人生在世時間有限,貧窮、富有命中早已注定,不須強求,應把握時間多行善做好事,發揮自己的社會責任。所以只要看到有人到廟中,心事重重跪求神明,都會主動詢問,幫忙祈求媽祖、財神爺的庇祐。

為了讓寺廟發揮更大的功能,近幾年張炳煌除了將普渡等祭品送給清寒家庭、社福機構外,每學期還資助鄉內每所國中小學生一萬元營養午餐費,讓寺廟成為社區的好鄰居。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