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36計〉全家節食 團結力量大

2008/08/11 06:00

文/呂政達

露西家客廳通往臥房的轉角有台體重計,經過時,很難不被誘惑上去秤一下。露西知道,隔天她家晚餐的內容,跟媽媽踩上體重計的表情,有明顯的因果關係。

如果媽媽表情還算平順,或者帶著笑意,第二天餐桌上還可見到有脂肪的菜。如果,是驚叫一聲「天啊!」對不起,第二天全家一起強迫節食。

當然,某些家庭情況剛好相反,像16歲的小琴每天早晚都要量兩次體重,媽媽嫌她太瘦,要小琴多吃點肉,小琴的回答總是:「對喔,又不是妳站在體重計上,接受無情的打擊。」

事實上,考量到體重計可能對家人造成影響,就有專家建議過,別將體重計放在家裡太明顯的位置,免得太常量體重會破壞這家人吃飯的好胃口。營養專家也說,每天量體重其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身體調整方式並非以「日」做基本單位。

過去的研究發現,家人的飲食習慣和體重會互相影響,如果其他家人都不節食,你的計畫也不可能成功,心裡總會想:「反正大家都這樣吃,也沒什麼關係,我何苦為難自己。」這就是除了遺傳基因外,全家一起跟著胖的第二因素。

節食應該全家一起來,還有個理由是,如果只有一名家人單獨進行節食,他會累積不平衡情緒,成為家中的「火藥桶」。這種「別人都吃,惟我禁口」的意志力大作戰,會陷入理情治療學家艾里斯說的,「當一個人相信自己絕對『應該』可以在最不感到痛苦、最不費力氣的情況下,減掉過多的體重時,就會讓自己因節食的挫折感而導致情緒失調。」

【獻計】

從成效來看,減重其實要有長期作戰的準備,請從小就為孩子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比十年後再互相爭著踩體重計,計較那一兩公斤的重量,還要重要。

美國華盛頓大學哲學教授理查‧華生曾建議:「用健康飲食計畫養大的孩子,日後會比較喜歡這種飲食方式,至少有一段時間會是如此。當他們大一些,他們會反叛,可以,那是正常現象。有時候,你要放任他們一下。如果他們吃加工與垃圾很多年後,才開始進行你的節食計畫,請記住,你也是這樣開始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